英文缩略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8页 |
一、 实验中药材 | 第11页 |
二、 实验动物与细胞 | 第11页 |
三、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四、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2-13页 |
五、 方法 | 第13-18页 |
(一) 技术路线与观察指标 | 第13页 |
(二) 中药提取及补骨脂素混悬液的配制 | 第13-15页 |
(三) 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15页 |
(四) 黑素细胞的培养 | 第15-16页 |
(五) 酪氨酸酶含量的测定 | 第16页 |
(六) 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16-17页 |
(七) 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测定 | 第17页 |
(八) 黑素细胞的计数与细胞增殖率 | 第17页 |
(九)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30页 |
第一部分 血清中TYE含量的测定及对蘑菇TYE活性的影响 | 第18-23页 |
一、 药物血清中酪氨酸酶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二、 药物血清对蘑菇酪氧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23页 |
第二部分 药物血清对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 | 第23-30页 |
一、 黑素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第23-24页 |
二、 中药血清对NHM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三、 中药血清对NHM黑素合成的影响 | 第26-28页 |
四、 中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8-3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0-36页 |
一、 血清中酪氨酸酶含量的变化 | 第30页 |
二、 血清灭活与否对实验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 反应体系中血清添加量问题 | 第31-32页 |
四、 白蒺藜治疗色素病适宜剂量的探讨 | 第32-33页 |
五、 白蒺藜治疗色素病配伍用药的选择 | 第33-34页 |
六、 本实验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 第34页 |
七、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一、 白蒺藜具有双向调节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 第36页 |
二、 白蒺藜具有双向调节黑素细胞代谢的作用 | 第36页 |
三、 白蒺藜、补骨脂素可以提高血液中酪氨酸酶的含量 | 第36页 |
四、 应用白蒺藜治疗不同色素病时其给药剂量和配伍应有所不同 | 第36-37页 |
五、 中药血清灭活与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件1 细胞照片 | 第41-46页 |
附件2 综述:中医药治疗色素病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 第46-54页 |
附件3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成绩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