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试验的实现方法 | 第15-18页 |
·因素的选择 | 第15-16页 |
·甲醇与柴油的配比 | 第15页 |
·转速 | 第15页 |
·负荷 | 第15-16页 |
·甲醇与柴油配比的调整 | 第16页 |
·三因素五水平试验 | 第16-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18页 |
第三章 N485Q柴油机性能试验 | 第18-20页 |
·试验仪器 | 第18-19页 |
·N485Q柴油机 | 第18-19页 |
·D350水力测功器 | 第19页 |
·FBY-201全自动烟度计 | 第19页 |
·油耗管 | 第19页 |
·LZ-804离心式固定转速计 | 第19页 |
·秒表 | 第19页 |
·量管 | 第19页 |
·KMZ-100数字温度显示仪 | 第19页 |
·WS508A/B型温、湿度表 | 第19页 |
·DYM1型动槽水银气压表 | 第19页 |
·实验计划 | 第19-20页 |
第四章 N485Q柴油机掺烧甲醇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32页 |
·速度特性 | 第20页 |
·负荷特性 | 第20-22页 |
·D350水力测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发动机特性试验 | 第21-22页 |
·发动机典型特性试验方法 | 第22页 |
·发动机全负荷速度特性试验 | 第22页 |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 第22页 |
·N485Q柴油机全负荷速度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N485Q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N485Q柴油机在不同配比下全负荷速度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N485Q柴油机配比调整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五章 N485Q柴油机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的实验数据及计算分析 | 第32-50页 |
·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2-37页 |
·功率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2-34页 |
·燃油消耗率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4-35页 |
·烟度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5-37页 |
·模型分析 | 第37-50页 |
·主效应分析 | 第37-40页 |
·交互效应分析 | 第40-50页 |
第六章 N485Q柴油机掺烧甲醇最佳动力、经济性和烟度分析优化 | 第50-54页 |
·优化方案的设计 | 第50-52页 |
·优化方案的求解 | 第52-53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Ⅰ c语言源程序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