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前言 | 第8-15页 |
1 核酶的出现及其意义 | 第8-9页 |
2 核酶RNaseP简介 | 第9-13页 |
·大肠杆菌来源的RNase P | 第9-13页 |
3 HCMV简介 | 第13页 |
4 课题意义 | 第13-15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三 材料和方法 | 第16-37页 |
1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6-19页 |
·质粒和菌种 | 第16-17页 |
·寡核苷酸片段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其它主要试剂的配方 | 第17-19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9-37页 |
·重叠延伸剪接术制备突变M1RNA | 第19-22页 |
·M1GS基因的克隆 | 第22-25页 |
·底物UL54基因片断的验证 | 第25-27页 |
·体外转录 | 第27-32页 |
·M1GS核酶对底物RNA片段的体外结合实验 | 第32-33页 |
·M1GS核酶对底物RNA片段的体外切割实验 | 第33页 |
·凝胶电泳与放射自显影 | 第33-35页 |
·M1GS结合活力和切割活力的比较 | 第35-37页 |
四 结果 | 第37-46页 |
1 突变M1RNA的制备 | 第37-38页 |
2 M1GS核酶基因构建与克隆 | 第38-39页 |
·M1GS靶位点的确定 | 第38页 |
·克隆M1GS质粒载体的选择 | 第38-39页 |
3 Marker的体外转录结果 | 第39页 |
4 底物片断的获得 | 第39-41页 |
·底物片断的验证 | 第39-40页 |
·底物片断的体外转录 | 第40-41页 |
5 核酶的体外转录 | 第41页 |
6 核酶与底物的体外结合 | 第41-43页 |
7 不同核酶与底物的体外切割 | 第43-46页 |
·体外切割的理论预计 | 第43页 |
·核酶与底物的体外切割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 第43-46页 |
五 分析与讨论 | 第46-53页 |
1 核酶结构的分析 | 第46-49页 |
·M1GS的设计 | 第46页 |
·M1RNA中突变位点的分析 | 第46-49页 |
2 有关核酶的作用机制 | 第49-53页 |
·M1RNA的折叠 | 第49-50页 |
·金属离子在核酶反应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核酶的催化过程 | 第51-53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七 附录 | 第54-64页 |
附录1 UL54基因全长测序结果(序列): | 第54-56页 |
附录2 genebank公布的HCMV AD169株UL54基因全序列 | 第56-60页 |
附录3 M1 RNA基因测序结果(序列): | 第60-61页 |
附录4 M1RNA突变质粒测序结果 | 第61-62页 |
附录5 genebank公布的M1 RNA基因全序列 | 第62-63页 |
附录6 M1 RNA基因测序图谱报告 | 第63-64页 |
八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