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对水平板冲击作用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方法综述 | 第11-20页 |
·理论公式推导 | 第11-13页 |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第13-18页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8-2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2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23-35页 |
·试验设计 | 第23-31页 |
·冲击压强的滤波处理 | 第31-35页 |
3 单向规则波对三维水平板冲击作用 | 第35-69页 |
·规则波作用下水平板底面冲击压强 | 第35-49页 |
·规则波作用下波浪冲击历时曲线 | 第35-38页 |
·规则波作用下冲击压强重复性及特征值选取 | 第38-40页 |
·冲击压强峰值在水平板底面的分布 | 第40-43页 |
·冲击压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9页 |
·规则波作用下水平板底面的总上托力 | 第49-67页 |
·水平板底面上托力过程线 | 第49-51页 |
·规则波作用下上托力的重复性及特征值选取 | 第51-53页 |
·规则波作用下上托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单向随机波对三维水平板冲击作用 | 第69-110页 |
·随机波作用下水平板底面冲击压强 | 第69-81页 |
·随机波作用下波浪冲击压强历时曲线 | 第69-71页 |
·随机波作用下冲击压强重复性及特征值选取 | 第71-72页 |
·冲击压力峰值在水平板底的分布 | 第72-73页 |
·冲击压强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81页 |
·随机波作用下水平板底面的总上托力 | 第81-97页 |
·水平板底面上托力过程线 | 第81-82页 |
·随机波作用下上托力重复性及特征值选取 | 第82-84页 |
·随机波作用下上托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94页 |
·水平板上托力计算方法 | 第94-97页 |
·随机波作用下水平板的总上托力谱分析 | 第97-108页 |
·水平板上托力谱 | 第97-99页 |
·入射波有效波高对上托力谱零阶矩的影响 | 第99-102页 |
·相对净空对上托力谱零阶矩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相对板宽对上托力谱零阶矩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水平板上托力谱零阶矩经验公式 | 第106-107页 |
·水平板所受到的上托力与上托力谱零阶矩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 波浪对结构物冲击作用数值模型建立 | 第110-135页 |
·SPH插值方法 | 第111-112页 |
·场函数核近似法 | 第111页 |
·粒子近似法 | 第111-112页 |
·控制方程 | 第112-115页 |
·微可压缩SPH控制方程(WSPH) | 第112-113页 |
·不可压缩SPH控制方程(ISPH) | 第113-115页 |
·光滑函数 | 第115-118页 |
·固边界 | 第118-122页 |
·边界力法 | 第119-120页 |
·镜像粒子法 | 第120页 |
·虚粒子法 | 第120-122页 |
·相邻粒子搜索法 | 第122-124页 |
·时间步长 | 第124-125页 |
·不可压缩SPH方程的数值修正 | 第125-128页 |
·核函数修正 | 第125-127页 |
·碰撞模型 | 第127-128页 |
·固边界处理方法的改进 | 第128-129页 |
·数值计算流程 | 第129-130页 |
·数值方法的验证 | 第130-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6 波浪对水平板冲击过程数值模拟 | 第135-163页 |
·波浪对水平板冲击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 | 第135-154页 |
·二维波浪对水平板冲击作用物理试验介绍 | 第135-136页 |
·规则波对二维水平板冲击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136-147页 |
·随机波对二维水平板冲击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147-154页 |
·波浪对水平板冲击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54-161页 |
·规则波对三维水平板冲击的数值模拟 | 第155-159页 |
·水平板底面冲击压力峰值分布 | 第159-160页 |
·水平板的上托力特征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3页 |
结论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2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72-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作者简介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