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店铁矿东区放顶工程优化设计及相关采矿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放顶工艺和相关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放顶工艺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空场法放顶 | 第7-8页 |
·崩落法放顶 | 第8页 |
·崩落围岩(放顶)机理的研究 | 第8-10页 |
·放顶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相关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 第10-12页 |
·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 第12页 |
·自然崩落采矿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金山店铁矿东区地质条件概述 | 第14-23页 |
·概述 | 第14页 |
·矿床地质概况 | 第14-17页 |
·区域地质简介 | 第14-15页 |
·矿床地质 | 第15-17页 |
·地层 | 第15页 |
·构造 | 第15-16页 |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 第16-17页 |
·矿体特征 | 第17-18页 |
·围岩特征 | 第18页 |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19页 |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第19-23页 |
·矿岩稳定性 | 第19页 |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 第23-28页 |
·进路的变形破坏机理 | 第23-26页 |
·地压类型 | 第23页 |
·巷道受力状态 | 第23-24页 |
·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第24页 |
·围岩分区与动态变化 | 第24-26页 |
·围岩分区 | 第24-25页 |
·围岩区的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 第26页 |
·联巷岔口稳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井巷工程优化设计 | 第28-34页 |
·前言 | 第28页 |
·优化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优化设计依据 | 第29页 |
·井巷工程掘进方法 | 第29-30页 |
·优化设计内容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放顶工程及工艺参数研究 | 第34-41页 |
·放顶工程优化 | 第34-35页 |
·放顶工程概况 | 第34页 |
·放顶高度的确定 | 第34页 |
·放顶范围的确定 | 第34页 |
·放顶工程的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放顶炮孔参数设计 | 第35-36页 |
·炮孔排距(L) | 第35页 |
·炮孔直径(d) | 第35-36页 |
·最小抵抗线(W)和孔底距 | 第36页 |
·炮孔边孔角 | 第36页 |
·爆破参数设计 | 第36-39页 |
·单位炸药消耗量 | 第37页 |
·每排炮孔崩矿量(标准扇形孔排) | 第37-38页 |
·每排爆孔消耗炸药量(标准扇形孔排) | 第38页 |
·崩矿步距 | 第38页 |
·起爆方法与装药 | 第38-39页 |
·放顶出矿安排 | 第39-40页 |
·辅助设计 | 第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六章 放顶工程顶板地压问题的计算机模拟 | 第41-51页 |
·前言 | 第41页 |
·放顶及采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 第41-43页 |
·模拟方法及力学参数 | 第41-42页 |
·屈服准则 | 第42-43页 |
·计算软件 | 第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