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概述 | 第11-21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分类 | 第12-14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 | 第16-17页 |
·宿主石墨的种类和结构 | 第17-18页 |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 第18-21页 |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选题依据 | 第21-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FeCl_3-NiCl_2-GICs的制备 | 第26-27页 |
·FeCl_3-NiCl_2-GIC的H_2还原 | 第27页 |
·FeCl_3-NiCl_2-GICs阶结构的确定 | 第27-30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30页 |
·Ni、Fe和Cl元素组成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三元FeCl_3-NiCl_2-GICs的合成 | 第31-46页 |
·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对产物的阶结构及组成的影响 | 第31-36页 |
·产物的阶结构随石墨与金属氯化物摩尔比的变化 | 第31-33页 |
·产物的Ni/Fe原子比随石墨与金属氯化物摩尔比的变化 | 第33-36页 |
·NiCl_2与FeCl_3摩尔比对产物结构和Ni/Fe摩尔比的影响 | 第36-39页 |
·产物的阶结构随NiCl_2与FeCl_3的摩尔比的变化 | 第36-38页 |
·NiCl_2与FeCl_3摩尔比的变化对产物Ni/Fe的摩尔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阶结构和Ni/Fe摩尔比的影响 | 第39-41页 |
·产物的阶结构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 第40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Ni/Fe摩尔比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阶结构Ni/Fe原子比的影响 | 第41-44页 |
·产物的阶结构随保温时间的变化 | 第41-43页 |
·保温时间对产物Ni/Fe摩尔比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FeCl_3和NiCl_2的插层反应过程探讨 | 第46-56页 |
·插层过程的五个阶段 | 第46-47页 |
·插入物的演变与形成 | 第47-48页 |
·插入物在宿主石墨表面(边缘)的吸附 | 第48-49页 |
·插入物在宿主石墨层面边缘的插入 | 第49-50页 |
·插入物在宿主石墨层间的扩散与交换 | 第50-52页 |
·阶结构的形成与转化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5章 FeCl_3-NiCl_2-GICs的氢气还原 | 第56-69页 |
·FeCl_3和NiCl_2的氢气还原 | 第56-58页 |
·FeCl_3-NiCl_2-GIC的氢气还原 | 第58-67页 |
·FeCl_3-NiCl_2-GIC试样的制备及其结构与组成 | 第58-59页 |
·H_2流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还原温度对还原产物结构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60-62页 |
·升温速度对还原产物结构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62-65页 |
·还原时间对还原产物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65-67页 |
·还原产物中Cl元素未被完全除去的原因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