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2.1 一般资料及入组标准 | 第13页 |
2.2 CT扫描方法 | 第13-14页 |
2.3 观察指标及参考标准 | 第14页 |
2.4 病理分析 | 第14-15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7-19页 |
3.1 病例基本特征分析 | 第17页 |
3.2 病理分级与pNENs强化方式的相关性 | 第17页 |
3.3 病理分级与pNENs部位的相关性 | 第17-18页 |
3.4 病理分级与pNENs大小的相关性 | 第18页 |
3.5 病理分级与pNENs有无钙化、囊变坏死的相关性 | 第18页 |
3.6 病理分级与pNENs有无淋巴结、远处器官转移的相关性 | 第18-1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9-37页 |
4.1 pNENs流行病学 | 第19-20页 |
4.2 pNENs发生的发生机制 | 第20-21页 |
4.3 pNENs的病理特点 | 第21-22页 |
4.4 pNENs的生化指标 | 第22页 |
4.5 pNENs的影像检查及最新进展 | 第22-25页 |
4.6 pNENs的鉴别诊断 | 第25-27页 |
4.7 pNENs的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 第27-30页 |
4.8 pNENs的CT治疗 | 第30-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