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4页
   ·纤维素酶的组分与作用机制第7-9页
     ·纤维素酶的组分第7-8页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第8-9页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类群第9页
   ·中性纤维素酶的应用第9-13页
     ·酶洗“洗旧”整理替代传统的石磨“洗旧”整理工艺第9-10页
     ·使用中性纤维素酶的优点第10页
     ·纤维素酶的性质是决定返染现象的主要原因第10-11页
     ·解决返染的途径第11-12页
     ·应用于牛仔服酶洗的纤维素酶的生产的情况第12-13页
   ·中性纤维素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菌株的诱变筛选第14-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4-16页
     ·主要试剂与原料第14页
     ·主要仪器第14页
     ·培养基第14-15页
     ·诱变方法第15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15-16页
     ·菌种来源第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3页
     ·紫外线诱变第16-17页
     ·亚硝基胍(NTG)诱变第17-18页
     ·N+ 注入诱变第18-19页
     ·出发菌株与高产突变菌株的性状比较第19-21页
     ·对筛选平板有效性的研究第21-23页
   ·主要结论第23-25页
第三章 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5-39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主要试剂和原料第25页
     ·主要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8页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26-29页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29-32页
     ·KH2PO4对产酶的影响第32-33页
     ·正交试验第33-34页
     ·其它培养条件第34-36页
     ·Tween-20、Tween-80对产酶的影响第36-38页
   ·主要结论第38-39页
第四章 中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第39-51页
   ·材料与方法第39页
     ·主要试剂第3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40页
     ·发酵产酶培养基第39页
     ·酶活的测定第39页
     ·发酵液的酒精沉淀第39-40页
     ·pH值对酶活影响的测定第40页
     ·缓冲液类型对酶活影响的测定第40页
     ·酶稳定pH值范围的测定第40页
     ·酶热稳定性的测定第40页
     ·Co2+、Zn2+、Ca2+浓度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的测定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发酵液的酒精沉淀第40-41页
     ·中性纤维素酶的最适pH第41页
     ·缓冲液对酶活的影响第41页
     ·酶稳定的pH值范围第41-42页
     ·酶反应时间与最适温度的关系第42-43页
     ·酶热稳定性第43页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43-44页
     ·表面活性剂对酶活的影响第44-46页
     ·影响酶热稳定性的其它因素第46-49页
   ·主要结论第49-51页
主要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
下一篇: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PBX)配方设计的分子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