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7-9页 |
·教师教育 | 第7-8页 |
·综合大学 | 第8页 |
·培养模式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2章 国外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经验启示 | 第11-17页 |
·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 | 第11-15页 |
·美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12-13页 |
·英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战后日本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14-15页 |
·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 | 第15-17页 |
·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 第15页 |
·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 第17-21页 |
·我国非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发展的历史 | 第17-20页 |
·我国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 第20-21页 |
第4章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 第21-27页 |
·对目前已在综合性大学实践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 第21-24页 |
·“3+1”或“4+1”分段培养模式 | 第21-22页 |
·主辅培养模式 | 第22-23页 |
·参与高校师资培训 | 第23-24页 |
·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析 | 第24-27页 |
·大文、理科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 第24-25页 |
·“双学士”式的教师培养模式(即3+2模式) | 第25-26页 |
·学士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即4+2模式) | 第26页 |
·硕士后教育培养模式 | 第26-27页 |
第5章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施管理体制的探讨 | 第27-32页 |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管理的实施 | 第27-29页 |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教学评估 | 第29-3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2页 |
·主要建议 | 第32-35页 |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满足需求性 | 第32-33页 |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体现师范性 | 第33页 |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具有可行性 | 第33页 |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富有特色性 | 第33-3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