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第10页 |
3 概念转变教学研究现状 | 第10-31页 |
·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25页 |
·相关概念的涵义 | 第10-13页 |
·概念转变的涵义 | 第13-14页 |
·概念转变模型的提出 | 第14-16页 |
·概念转变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16-17页 |
·概念转变模型的修正 | 第17-19页 |
·概念转变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讨 | 第19-23页 |
·概念转变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 | 第23-25页 |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 | 第25-27页 |
·NN三步教学模式 | 第25页 |
·DO五步教学模式 | 第25-26页 |
·SS五步教学模式 | 第26页 |
·Krajcik教学模式 | 第26-27页 |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研究 | 第27-31页 |
·以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 第27-28页 |
·以发展学生与科学观点相一致的认识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 第28-29页 |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探讨 | 第29-31页 |
4 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科学哲学基础 | 第31-32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2-35页 |
5 化学相异构想的研究 | 第35-54页 |
·相异构想的研究方法 | 第35-42页 |
·访谈法 | 第35-36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6-37页 |
·二段式测验 | 第37-39页 |
·概念图与元收听技术 | 第39-42页 |
·化学相异构想研究成果 | 第42-51页 |
·国外有关化学相异构想的研究 | 第42-46页 |
·台湾地区有关化学相异构想的研究 | 第46-50页 |
·国内有关化学相异构想的研究 | 第50-51页 |
·化学相异构想来源和特点分析 | 第51-54页 |
·化学相异构想来源分析 | 第51-52页 |
·化学相异构想特点分析 | 第52-54页 |
6 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 第54-68页 |
·类比策略 | 第54-58页 |
·类比的定义及其理论架构 | 第55-56页 |
·类比对概念建构性学习的作用 | 第56页 |
·类比方法促进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实例及启示 | 第56-58页 |
·认知师徒制 | 第58-61页 |
·认知师徒制的意义 | 第58页 |
·认知师徒制包括的环节 | 第58-60页 |
·认知师徒制促进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实例及启示 | 第60-61页 |
·合作学习策略 | 第61-65页 |
·合作学习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 第61-63页 |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 第63-64页 |
·合作学习策略促进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实例及启示 | 第64-65页 |
·专题研究式学习策略 | 第65-68页 |
·专题式学习的定义 | 第65页 |
·专题式学习的主要程序 | 第65页 |
·专题式学习的设计原则 | 第65-66页 |
·与“问题式学习”的区别 | 第66-68页 |
7 讨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注释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