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而不发”现象的形成及其表现形态 | 第12-21页 |
第一节 朱苏进军旅小说创作道路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引而不发”书写策略的表现形态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引而不发”的哲理内涵——崇高理想的坚守与现实境遇的对峙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正态分布:和平时期军人的信仰与追求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异态分布:“引而不发”状态下军人的现代焦虑 | 第24-28页 |
一、 军人对部队建设与自身建设的担忧 | 第24-25页 |
二、 军人对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 第25-26页 |
三、 军人职业规范与人性的冲突 | 第26-27页 |
四、 军人情感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分型:军门子弟与非军门子弟比较 | 第28-32页 |
一、 军门子弟的优越与失落 | 第29-30页 |
二、 农家子弟的隐忍与缺失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箭在弦,蓄势待发——朱苏进军旅小说的美学追求与思考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悲剧性的审美呈现 | 第32-36页 |
第二节 “引而不发”:军旅文学发展趋势与面临的困境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