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视频编码的光场压缩算法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真实感图形简介 | 第7-8页 |
1.2 传统的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 | 第8-11页 |
1.2.1 场景造型 | 第8-9页 |
1.2.2 取景变换 | 第9-10页 |
1.2.3 裁剪 | 第10页 |
1.2.4 消隐 | 第10-11页 |
1.2.5 光亮度模型 | 第11页 |
1.3 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 | 第11-18页 |
1.3.1 视图插值算法 | 第12-13页 |
1.3.2 全景函数造型技术 | 第13-14页 |
1.3.3 光场函数绘制技术 | 第14-18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光场压缩算法 | 第19-25页 |
2.1 矢量量化压缩算法 | 第20-21页 |
2.2 DCT 编码算法 | 第21-22页 |
2.3 视差补偿编码算法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视频压缩技术的新发展 | 第25-31页 |
3.1 MPEG 技术 | 第25-27页 |
3.1.1 运动补偿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3.1.2 MPEG 帧图像的类型 | 第26-27页 |
3.2 H.26x 标准 | 第27-28页 |
3.3 视频编码技术的新发展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基于新视频编码技术的光场压缩算法 | 第31-34页 |
4.1 算法思想 | 第32页 |
4.2 数据预处理 | 第32页 |
4.3 算法步骤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其对比分析 | 第34-38页 |
5.1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5.2 结果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的工作 | 第38-39页 |
6.1 结论 | 第38页 |
6.2 未来的工作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