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

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以中国为例的研究

第1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定位第1-26页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的必要性第14页
   ·有关利率-汇率联动的理论回顾与评析第14-20页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本文的研究定位与理论创新第21-23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3-24页
   ·本文的前提假设第24-26页
第2章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第26-54页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一般分析第26-32页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三个分析角度第26-29页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四个分析角度第29-30页
     ·利率汇率联动的一般分析第30-32页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利率平价为基础的分析第32-38页
     ·利率平价机制:一个自平衡机制第32页
     ·利率汇率联动:中国的实证检验第32-34页
     ·引入制度摩擦系数K的利率平价模型第34-36页
     ·风险的积聚与放大:基于利率平价的分析第36-38页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的分析第38-44页
     ·利率市场化且资本完全流动下传统的M-F模型第38-40页
     ·利率市场化但资本不完全流动下扩展的M-F模型第40-42页
     ·危机状态下扩展的M-F模型第42-44页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央行政策目标为基础的分析第44-45页
     ·单一目标分析第44页
     ·多重目标分析第44-45页
     ·非货币目标因素第45页
   ·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国别实证研究第45-52页
     ·中国:冲销干预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45-47页
     ·泰国:钉住汇率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47-49页
     ·香港:联系汇率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49-50页
     ·日本:负风险溢价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50-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动态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论假说第54-80页
   ·金融市场开放:一般分析第54-61页
     ·金融市场开放范畴的界定第54-55页
     ·开放的风险权衡与收益分析第55-59页
     ·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历史纵览第59-61页
   ·开放与管制不对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实特征第61-68页
     ·不对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资本管制的现实特征第61-63页
     ·不对称的烦恼:资本外逃与利率平价模型的异变第63-65页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第65-68页
   ·动态开放:虚幻的假说还是现实的选择第68-72页
     ·动态开放:一个理论假说,一个现实选择第68-69页
     ·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一:开放的速度--渐进型第69-70页
     ·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二:开放的原则--对内的开放不能慢于对外的开放第70-71页
     ·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三:开放的顺序安排第71-72页
     ·动态开放的内涵之四:开放的调控--弹性制第72页
   ·案例研究:一些国家(地区)金融开放的经验第72-77页
     ·泰国:制度缺陷塑造危机根源第72-73页
     ·台湾:QFⅡ制度护航证券市场开放第73-75页
     ·韩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顺序失当第75-76页
     ·智利:有限的外汇管制模式第76-77页
   ·动态开放(开放度)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第77-79页
     ·金融市场动态开放(开放度)的阶段划分第77页
     ·高开放度市场:利率-汇率联动程度较高第77-78页
     ·中、低开放度市场:利率-汇率联动不明确、不稳定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4章 动态开放中的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汇率联动第80-104页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一般分析第80-86页
     ·有关术语的界定第80-81页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从利率决定理论的角度分析第81-83页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第83-86页
   ·案例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国别分析第86-90页
     ·美国:Q条例的设立与取消第86-87页
     ·日本:成功与缺陷并存的利率市场化第87-88页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紊乱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短期化第88-89页
     ·智利:悲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第89页
     ·几点借鉴第89-90页
   ·动态开放中的人民币利率改革:约束条件与路径选择优势第90-95页
     ·利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断点第90-92页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第92-93页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优势第93-95页
   ·利率改革新思路: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一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第95-101页
     ·利率动态市场化的理论基础:金融约束理论第95-98页
     ·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马塞耶松模型与渐进性第98-99页
     ·利率动态市场化的战略安排:管理浮动到自由浮动第99-100页
     ·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调控模式:从美国模式到加拿大模式第100-101页
   ·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第101-103页
     ·基本模型:构建与设定第101-102页
     ·情况之一:利率管制第102页
     ·情况之二:利率市场化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动态开放中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利率-汇率联动第104-126页
   ·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理论第104-110页
     ·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纵览第104-105页
     ·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第105-106页
     ·经济结构与经济冲击决定论第106页
     ·政策搭配论第106-107页
     ·成本-收益决定论第107-108页
     ·政策偏好及博弈行为决定论第108-109页
     ·产权安排制衡论第109-110页
   ·两极汇率与中间汇率:制度选择的约束第110-113页
     ·固定汇率制选择的缺陷第110-111页
     ·浮动汇率制选择的约束第111-112页
     ·中间汇率制度选择:各取所需第112-113页
   ·案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第113-118页
     ·智利:钉住、蠕动到浮动--循序渐进的成功改革第113-114页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第114页
     ·香港: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典范第114-116页
     ·新加坡: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116-118页
   ·金融市场动态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第118-123页
     ·虚假的管理浮动汇率制:钉住美元第118-120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方式:主动型第120-121页
     ·汇率目标区与管理浮动:孰优孰劣第121-122页
     ·从管理为主走向浮动为主: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第122-123页
   ·不同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第123-125页
     ·固定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123-124页
     ·浮动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第124-125页
   ·小结第125-126页
第6章 动态开放、风险(货币)冲击与央行监管第126-148页
   ·动态开放与风险冲击第126-131页
     ·风险冲击的类型第126-127页
     ·风险(货币)冲击的实现途径第127-128页
     ·中国风险冲击评估:风险严重、尚未失控第128-130页
     ·动态开放:以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第130-131页
   ·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第131-134页
     ·风险冲击与利率汇率政策第131-132页
     ·风险冲击的危害第132-134页
     ·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第134页
   ·风险冲击的保障机制:金融制度建设第134-138页
     ·金融制度建设之一:金融自由化模式的优选第134页
     ·金融制度建设之二:完善金融市场第134-137页
     ·金融制度建设之三:存款保险制度第137-138页
   ·风险冲击的预警机制:先行指标体系第138-142页
     ·建立风险冲击预警机制的必要性第138-139页
     ·先行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实证分析第139-141页
     ·中国的风险冲击值:先行指标体系的预测第141-142页
   ·风险冲击的调节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第142-146页
     ·风险冲击的自动调节:利率-汇率联动的缓冲机制第142-143页
     ·风险冲击的政策调节:干预方式与政策工具第143-145页
     ·风险冲击调节的最终手段:与市场相连接的资本控制第145-146页
   ·小结第146-148页
结束语 结论与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148-150页
 1 结论第148-149页
 2 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9页
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试论证券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