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9页 |
第一章 魏晋至唐冥婚小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 第9-15页 |
第二章 从冥婚小说的流变看魏晋六朝志怪到唐代传奇演进的轨迹与小说文体的独立 | 第15-69页 |
第一节 实→虚:从魏晋至唐冥婚小说创作意识的流变观照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 | 第17-37页 |
一、 作家队伍构成的变化及其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17-22页 |
二、 冥婚小说的创作主旨与小说观念的变化 | 第22-27页 |
三、 冥婚小说与宗教的关系 | 第27-37页 |
第二节 质→文:从魏晋至唐冥婚小说叙事艺术的演变考察古代小说文体的成熟 | 第37-69页 |
一、 叙事功能的演变:故事→情节→人物 | 第38-44页 |
二、 叙事方式的转变 | 第44-69页 |
第三章 从冥婚小说文本管窥不同时代的文化心理内涵 | 第69-97页 |
第一节 魏晋六朝冥婚小说与生命意识的张扬 | 第69-79页 |
一、 魏晋六朝生命意识觉醒的原因 | 第69-70页 |
二、 魏晋六朝生命意识在冥婚小说中的表现 | 第70-75页 |
三、 魏晋六朝冥婚小说中生命意识的深层文化心理 | 第75-79页 |
第二节 唐代冥婚小说与唐人的婚恋思想 | 第79-97页 |
一、 唐代冥婚小说与门阀观念 | 第79-85页 |
二、 唐代冥婚小说与妇女地位 | 第85-92页 |
三、 唐代冥婚小说中的男性话语霸权与士人“二元不朽”的人生追求 | 第92-97页 |
结语 | 第97-98页 |
注释 | 第98-106页 |
附录: | 第106-110页 |
1 、 魏晋至唐冥婚小说分期一览表 | 第106-109页 |
2 、 冥婚小说研究论文一览 | 第109-11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后记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