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的文学美育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引言 | 第5页 |
1 文学与审美 | 第5-11页 |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 第6-7页 |
·文学的审美性 | 第7-9页 |
·文学对象的特点 | 第7-8页 |
·文学创作主体的特点 | 第8-9页 |
·文学掌握方式的审美性 | 第9页 |
·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 第9-10页 |
·文学的审美功能 | 第10-11页 |
2 文学教育与文学美育 | 第11-14页 |
·文学教育的反思 | 第11-12页 |
·文学美育的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发展 | 第13页 |
·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成长 | 第13-14页 |
3 语文教学的文学美育的实施 | 第14-34页 |
·阐释创作主体(作家)的审美创作过程 | 第14-19页 |
·审美表象--创作的准备和发动 | 第15-16页 |
·审美意象--表象运动和艺术构思 | 第16-17页 |
·艺术形象--审美意象的体现 | 第17-18页 |
·情感--文学创作的动力 | 第18-19页 |
·指导接受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 | 第19-34页 |
·调动审美感知 | 第20-24页 |
·诉诸审美想象 | 第24-27页 |
·唤起审美情感 | 第27-31页 |
·渗透审美理解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