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道路交通安全规律及法律体系研究

第一章 概论第1-26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论文标题释意第10页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第10-12页
     ·论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3页
     ·道路交通安全规律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研究现状第21-22页
     ·对已有成果的综合评析和本论文的研究重心第22-23页
   ·论文架构和主体研究内容第23-24页
   ·论文的主要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道路交通安全规律研究第26-45页
   ·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集的外延及层次结构第26-27页
   ·道路交通安全与其相关因素互动模式研究第27-36页
     ·人口因素第27-30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30-35页
     ·道路交通安全立法第35-36页
   ·道路交通安全状态描述模型第36-43页
     ·道路交通安全状态描述模型的基本型式第36-37页
     ·道路交通安全状态发展趋势预测模型第37-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产生机理研究第45-58页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统计研究第45-50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聚类分析第45-47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天气聚类分析第47-49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聚类分析第49-50页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机理研究第50-54页
     ·驾驶行为的层次第50-53页
     ·驾驶行为中的信息处理模型第53-54页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启示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理研究第58-75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58-6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概念第58页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第58-59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特征第59-6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第60-62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概念第6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构成第60-6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演变第6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特征第61-62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地位第62-65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构成第62-63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有关法的关系第63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63-65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渊源第65-66页
     ·宪法第65页
     ·法律第65页
     ·行政法规第65页
     ·地方性法规第65-66页
     ·部门规章第66页
     ·地方性规章第66页
     ·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第66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主体和原则第66-7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主体第66-6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第67-68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原则第68-7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第70-74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主体和原则第70-71页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因素分析第71-72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责任第72-74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手段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对比研究第75-99页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75-78页
     ·世界上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典第75页
     ·英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发展第75-76页
     ·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发展第76-77页
     ·日本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发展第77页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国际规则第77-78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78-81页
     ·我国古代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典第78-79页
     ·我国近代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9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9-80页
     ·改革开放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0-81页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对比研究第81-86页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第81-82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2-83页
     ·中外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比较分析第83-86页
   ·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分析第86-90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组成第86-87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第87-89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分析第89-90页
   ·中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效用分析第90-97页
     ·现行法律文件之间的矛盾导致实施冲突第90-92页
     ·道路交通违规处罚不合理第92页
     ·道路交通轻微事故可自行解决第92-93页
     ·从对人的管理分析现行法律第93-95页
     ·从对车的管理分析现行法律第95-96页
     ·从对路的管理分析现行法律第96-97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应与时俱进第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新世纪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研究第99-113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原则第99-10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调整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第100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约束力涵盖所有的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主体第100-10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应该保持与社会同步发展第101页
   ·新世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分析第101-105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2页
     ·道路安全保障法第102-104页
     ·车辆安全保障法第104页
     ·特殊群体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4页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法第104-105页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及预防法第105页
   ·道路交通安全分支法的核心内容第105-112页
     ·道路安全保障法的核心内容第106-107页
     ·车辆安全保障法的核心内容第107-108页
     ·特殊群体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核心内容第108页
     ·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管理法的核心内容第108-110页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及预防法的核心内容第110-112页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展望第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13-117页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13-115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15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议题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文章和参加的科研成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秩次的稳健回归分析和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区域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