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7页 |
| 一. 作为分析的前提假设 | 第7-15页 |
| (一) 公共政策问题的稀缺性假设 | 第7-8页 |
| (二) 代议制下“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假设 | 第8-10页 |
| (三)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政府的行为动机假设 | 第10-15页 |
| 二. 自利性-转型期政府行为的倾向 | 第15-19页 |
| 三. 政府行为自利性倾向在公共政策问题确认中的表现及影响 | 第19-29页 |
| (一) 公共政策问题确认过程分析 | 第19-21页 |
| (二) 政府行为自利性倾向在公共政策问题确认中的表现 | 第21-26页 |
| (三) 公共政策问题确认中政府行为自利性倾向的危害 | 第26-29页 |
| 四. 转型期公共政策问题确认中政府行为自利性倾向的规避 | 第29-41页 |
| (一) 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完善市场机制 | 第30-32页 |
| (二) 将公共政策问题确认中的政府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 | 第32-34页 |
| (三) 完善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机制 | 第34-41页 |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