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伊斯兰宗教哲学的产生 | 第12-19页 |
第二节 《古兰经》的哲学思想 | 第19-2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第二章 经堂教育与采辑书目 | 第26-35页 |
第一节 经堂教育的兴起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伊本·阿拉比的《麦加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安萨里的《圣学复苏》 | 第30-35页 |
第三章 王岱舆与《正教真诠》、《清真大学》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开以儒诠回之先河 | 第35-39页 |
第二节 真道理 | 第39-42页 |
第三节 “三一说”与伊本·阿拉比 | 第42-46页 |
第四章 刘智与《天方性理》、《天方典礼》 | 第46-61页 |
第一节 好学审慎 精益求精 | 第46-49页 |
第二节 天方之经大同孔孟之旨 | 第49-54页 |
第三节 五典尽人道 五功尽天道 | 第54-61页 |
第五章 马德新与《四典要会》、《大化总归》 | 第61-72页 |
第一节 亲至天方 承前补阙 | 第61-64页 |
第二节 “分晰礼功所含之义理” | 第64-68页 |
第三节 “原始返终之要道” | 第68-7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2-7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