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 第1-9页 |
1.1 拟建道路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 第7页 |
1.2 改建的依据和主要技术指标 | 第7-9页 |
第二章 路面结构设计 | 第9-15页 |
2.1 土基状态分析 | 第9页 |
2.2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 | 第9-10页 |
2.3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 第10-13页 |
2.4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半刚性路面强度形成机理 | 第15-30页 |
3.1 概述 | 第15页 |
3.2 半刚性路面基层材料适用性分析 | 第15-20页 |
3.3 半刚性路面强度形成机理 | 第20-23页 |
3.4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第23-28页 |
3.5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组成设计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半刚性路面裂缝形成机理及减少半刚性路面裂缝的措施 | 第30-36页 |
4.1 干缩及温度裂缝形成机理 | 第30-32页 |
4.2 荷载型裂缝形成机理 | 第32-33页 |
4.3 减少半刚性路面裂缝的措施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半刚性路面的施工工艺 | 第36-40页 |
5.1 概述 | 第36页 |
5.2 施工工艺 | 第36-40页 |
第六章 半刚性路面的应用实例及技术经济分析 | 第40-42页 |
6.1 应用实例 | 第40-41页 |
6.2 技术经济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七章 道路冻胀、翻浆的防治 | 第42-48页 |
7.1 冻胀与翻浆的形成 | 第42-44页 |
7.2 冻胀与翻浆的关系 | 第44-45页 |
7.3 影响翻浆的因素 | 第45-46页 |
7.4 防治冻胀与翻浆的原则 | 第46页 |
7.5 国内外防治冻胀、翻浆问题的方法 | 第46-48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