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几个两系法亚种间超级稻新组合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前言第10-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1 材料第14页
 2 方法第14-17页
  2.1 田间设计第14页
  2.2 观测项目及方法第14-16页
  2.3 数据处理第16-17页
结果与分析第17-42页
 1 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第17-22页
  1.1 产量第17-18页
   1.1.1 不同播期各组合的小区平均产量第17页
   1.1.2 各组合小区平均产量的比较第17-18页
   1.1.3 播期对各组合小区产量的影响第18页
  1.2 产量因素性状第18-20页
   1.2.1 各组合产量因素性状的平均值第18-19页
   1.2.2 各组合产量因素性状的比较第19页
   1.2.3 播期对产量因素性状的影响第19-20页
  1.3 各组合部分经济性状的平均值及比较第20-21页
  1.4 小区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第21-22页
 2 生育期第22-24页
  2.1 不同播期各组合的平均生育期第22-23页
  2.2 播期对各组合生育期的影响第23-24页
  2.3 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第24页
 3 生长发育动态第24-28页
  3.1 株高生长动态第24-26页
   3.1.1 不同播期各组合的株高生长发育动态第25页
   3.1.2 播期对各组合株高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第25-26页
  3.2 分蘖生长发育动态第26-27页
   3.2.1 不同播期各组合的分蘖生长发育动态第26-27页
   3.2.2 播期对各组合分蘖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第27页
  3.3 叶龄生长发育动态第27-28页
   3.3.1 不同播期各组合的叶龄生长发育动态第27-28页
   3.3.2 播期对各组合的叶龄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第28页
 4 冠层结构特征特性第28-35页
  4.1 叶片特征第28-31页
   4.1.1 叶形第28-29页
   4.1.2 叶姿第29-31页
  4.2 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第31-33页
  4.3 倒三片叶的比叶重第33-35页
 5 主要生理特性第35-40页
  5.1 含氮量第35-36页
  5.2 可溶性糖含量第36-38页
  5.3 可溶性糖含量与含氮量的关系第38页
  5.4 干物质分配动态第38-40页
 6 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第40-42页
  6.1 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第40页
  6.2 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第40页
  6.3 播期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40-42页
讨论第42-44页
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甚大规模集成电路铜布线工艺中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EIT技术的二维头模型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