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刺激檀香结香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10-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檀香的研究综述 | 第14-29页 |
第一节 檀香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1 檀香的用途 | 第14页 |
2 檀香在中国的引种分布概况与栽培技术 | 第14-15页 |
3 檀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5-16页 |
4 檀香刺激结香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3页 |
1 萜类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0页 |
2 萜类合酶 | 第20-21页 |
3 檀香萜烯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植物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概况 | 第23-28页 |
1 植物基因克隆常用方法 | 第23-25页 |
2 萜类合酶基因克隆 | 第25页 |
3 原核表达 | 第25-27页 |
4 pET表达系统简介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乙烯利刺激檀香结香试验 | 第29-44页 |
第一节 乙烯利刺激檀香结香试验 | 第30-36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2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3 檀香结香后的形态特征与显微构造特征的比较 | 第30页 |
4 结果 | 第30-34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乙烯利刺激后檀香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 第36-44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2 方法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乙烯利刺激檀香结香分子机理研究 | 第44-71页 |
第一节 檀香萜类化合物关键酶基因的克隆 | 第45-55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5-47页 |
2 方法 | 第47-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檀香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的原核表达 | 第55-65页 |
1 材料 | 第55-57页 |
2 方法 | 第57-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第三节 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功能分析 | 第65-71页 |
1 材料、试剂、仪器 | 第65页 |
2 方法 | 第65-66页 |
3 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4页 |
第一节 讨论 | 第71-72页 |
1 刺激结香试验 | 第71页 |
2 化学成分分析 | 第71页 |
3 萜烯合成酶基因研究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结论 | 第72-74页 |
1 檀香刺激结香及其挥发油变化 | 第72页 |
2 萜烯合成酶基因研究 | 第72页 |
3 乙烯利刺激檀香结香机制初探 | 第72-73页 |
4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 | 第79-99页 |
附录Ⅰ:檀香刺激结香试验(遂溪南药厂) | 第79-81页 |
附录Ⅱ:测序结果和序列比对 | 第81-89页 |
附录Ⅲ:相关试剂盒使用说明 | 第89-9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