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终端天线电磁特性分析及其仿真软件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移动终端天线综述 | 第7-10页 |
1.2 本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移动终端天线系统设计的基本技术 | 第11-31页 |
2.1 电磁波传播 | 第11-18页 |
2.1.1 大尺度传播模型 | 第11-15页 |
2.1.2 小尺度衰落与多径效应 | 第15-18页 |
2.2 移动环境中的天线性能估算 | 第18-25页 |
2.2.1 移动环境中天线性能的理论表示 | 第18-23页 |
2.2.2 入射波的统计分布模型 | 第23-25页 |
2.3 移动天线设计要求 | 第25-31页 |
2.3.1 对移动天线的要求 | 第25-28页 |
2.3.2 近导体天线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手机分集天线系统设计 | 第31-40页 |
3.1 分集与合成技术简介 | 第31-33页 |
3.2 手机分集天线系统 | 第33-37页 |
3.2.1 分集天线模型 | 第34页 |
3.2.2 方向图和电长度分析 | 第34-36页 |
3.2.3 分集相关特性 | 第36页 |
3.2.4 其他分集天线形式 | 第36-37页 |
3.3 双馈双层贴片天线 | 第37-40页 |
3.3.1 双层贴片天线模型 | 第37页 |
3.3.2 散射参数分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多馈电主波束扫描天线 | 第40-55页 |
4.1 多馈电实现主波束扫描简介 | 第40页 |
4.2 多馈电平面天线 | 第40-49页 |
4.2.1 平面天线模型 | 第41页 |
4.2.2 方向图形状 | 第41-42页 |
4.2.3 主波束扫描 | 第42-44页 |
4.2.4 本征方向图合成 | 第44-46页 |
4.2.5 阻抗特性 | 第46-49页 |
4.3 手机双馈电双振子天线 | 第49-55页 |
4.3.1 天线模型 | 第49页 |
4.3.2 方向图形状 | 第49-51页 |
4.3.3 主波束扫描 | 第51页 |
4.3.4 本征方向图合成 | 第51-53页 |
4.3.5 阻抗特性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电磁仿真分析软件 | 第55-71页 |
5.1 编程语言简介 | 第55-56页 |
5.2 算法选择 | 第56页 |
5.3 软件功能介绍 | 第56-58页 |
5.4 软件使用说明 | 第58-65页 |
5.5 部分程序附录 | 第65-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致 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