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汉寿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理论研究 | 第18-24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 第18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理论研究 | 第19-24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内涵 | 第19-20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 | 第20-21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 第21-22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 第22-23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第23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值的选取 | 第23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等级划分 | 第23-24页 |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24-34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概念研究 | 第24-26页 |
·明确农村居民的用地概念的意义 | 第24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范围 | 第24-25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地类划分 | 第25-26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特点 | 第26页 |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6-33页 |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 第27-28页 |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8-30页 |
·确定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值 | 第30-31页 |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31-32页 |
·确定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 第32-33页 |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度值的确定 | 第33-34页 |
4 评价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现 | 第34-39页 |
·系统开发工具Excel VBA | 第34-35页 |
·系统的开发目标和特点 | 第35页 |
·系统设计 | 第35-37页 |
·系统开发 | 第37-39页 |
·系统界面 | 第37-38页 |
·算法思路与程序代码 | 第38-39页 |
5 实证研究 | 第39-53页 |
·汉寿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基本情况 | 第39-42页 |
·自然地理 | 第39-40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40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40-42页 |
·汉寿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42-46页 |
·评价样本区域确定 | 第42-43页 |
·数据收集 | 第43-44页 |
·集约度计算 | 第44-45页 |
·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 第50-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62页 |
附件1 农村居民点评价计算机模拟系统部分程序代码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