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前期东北参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影响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绪论 | 第12-15页 | 
| 1 入关前后清政权对东北人参资源的管理 | 第15-27页 | 
| ·清入关前东北人参对女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15-22页 | 
| ·东北人参的商品化历程 | 第15-17页 | 
| ·人参对女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7-19页 | 
| ·越境采参引发的边境争端 | 第19-22页 | 
| ·顺治—康熙中期的八旗分山采参制 | 第22-27页 | 
| ·八旗山场分布及地理位置 | 第22-24页 | 
| ·八旗王公贵族的人参专卖 | 第24-27页 | 
| 2 康熙末期—乾隆初期的参票专采制 | 第27-36页 | 
| ·参票专采制实施的原因 | 第27-30页 | 
| ·私采之风的盛行导致八旗分山秩序上的混乱 | 第27-28页 | 
| ·中央集权与八旗贵族的权利冲突 | 第28-29页 | 
| ·东北封禁政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参票专采制的实施及简化 | 第30-36页 | 
| ·旗人自采制的实施 | 第30-32页 | 
| ·参票专采制的简化 | 第32-36页 | 
| 3 乾隆中期—嘉道时期的官办采参制 | 第36-45页 | 
| ·官雇刨夫采参的管理状况 | 第36-38页 | 
| ·垄断方式的转变 | 第36页 | 
| ·官、商刨采的区别 | 第36-38页 | 
| ·官参局的设立及其作用 | 第38-41页 | 
| ·发放参票作为出入山场的凭证 | 第38-39页 | 
| ·对采参、挖参地点的规定 | 第39页 | 
| ·官参局对人参的征收 | 第39-40页 | 
| ·官参局颁布的缉私、禁令 | 第40-41页 | 
| ·烧锅票采参制 | 第41-45页 | 
| 4 清代前期东北参务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影响 | 第45-52页 | 
| ·特点 | 第45-46页 | 
| ·清政权对人参资源的垄断 | 第45页 | 
| ·东北参务管理的时代特征 | 第45-46页 | 
| ·东北参务发展的持久性 | 第46页 | 
| ·影响 | 第46-52页 | 
| ·社会财富的增加 | 第46-48页 | 
| ·封禁政策引发的阶级矛盾 | 第48-49页 | 
| ·社会政治功用 | 第49-50页 | 
| ·东北商品经济的开发 | 第50-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