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20页 |
(一) 研究背景分析 | 第11-14页 |
1、社会背景 | 第11-12页 |
2、学校背景 | 第12-13页 |
3、学生情况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1、国外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2、国内研究情况 | 第16-18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2、实践意义 | 第1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有效性的基本认识 | 第20-24页 |
(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20-21页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21-24页 |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第21-22页 |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 第22-23页 |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 | 第23-24页 |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采用的主要方法分析 | 第24-41页 |
(一)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0页 |
(二)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 第30-37页 |
(三)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四) 高职院校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低效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建议 | 第41-60页 |
(一)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 第41-44页 |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 第41-42页 |
2、教育方法要服从于教育主体 | 第42-43页 |
3、教育方法要与教育内容相匹配 | 第43-44页 |
4、教育方法要与教育目的相适应 | 第44页 |
5、教育方法要与教育环境相适应 | 第44页 |
(二)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44-50页 |
1、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 | 第45-46页 |
2、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 | 第46-49页 |
3、生活—实践原则 | 第49-50页 |
(三) 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要处理的几对关系 | 第50-60页 |
1、灌输教育和渗透引导教育相结合 | 第50-51页 |
2、自主式和他主式相结合 | 第51-53页 |
3、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 第53-55页 |
4、动态教育和静态教育相结合 | 第55-57页 |
5、批评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 第57页 |
6、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