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缩写与符号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混合污染物毒性研究进展简述 | 第10-12页 |
| ·混合污染物毒性前期研究 | 第10-11页 |
| ·多组分混合物毒性研究 | 第11-12页 |
| ·农药混合物的毒性研究 | 第12-16页 |
| ·农药的种类 | 第12页 |
| ·有机磷农药的危害 | 第12-13页 |
| ·除草剂的毒性研究 | 第13-15页 |
| ·除草剂与杀虫剂混合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研究 | 第16-18页 |
| ·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 | 第17页 |
| ·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研究 | 第17-18页 |
| ·有机物与重金属混合物的毒性研究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微板毒性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 ·青海弧菌的培养 | 第21-22页 |
| ·微板毒性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剂量-效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s,DRC)的拟合 | 第23-27页 |
| ·剂量与效应 | 第23-24页 |
| ·剂量-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曲线 | 第24页 |
| ·剂量-效应曲线的拟合函数 | 第24-25页 |
|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 | 第25-27页 |
| 第3章 12 种农药对Q67 的抑制毒性研究 | 第27-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第4章 8 种重金属对Q67 的抑制毒性研究 | 第32-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第5章 不同农药组合对青海弧菌Q67 的毒性研究 | 第36-50页 |
| ·前言 | 第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 ·混合物微板毒性测试 | 第36-37页 |
| ·6 组分农药混合物的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 ·等效应浓度比混合 | 第37页 |
| ·均匀设计浓度比混合 | 第37-38页 |
| ·6 组分农药混合物的设计 | 第38页 |
| ·混合物的毒性评估方法 | 第38-40页 |
| ·剂量加和(DA)模型 | 第38页 |
| ·独立作用(IA)模型 | 第38-39页 |
| ·用DA 和IA 模型评价混合物毒性的方法 | 第39-40页 |
| ·6 组分农药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 的毒性 | 第40-46页 |
| ·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 | 第40-43页 |
| ·均匀设计浓度比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 | 第43-46页 |
| ·5 组分农药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 的毒性 | 第46-48页 |
| ·混合物设计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6章 不同浓度除草剂与重金属组合对Q67 的毒性 | 第50-60页 |
| ·前言 | 第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 ·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 | 第51-55页 |
| ·均匀设计浓度比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 | 第55-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