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问题的提出、理论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理论背景 | 第12-20页 |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方案 | 第21-2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2 工业园区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 第24-41页 |
·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生成 | 第24-30页 |
·工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 第24-25页 |
·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25-27页 |
·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不应该忽视其根植特性 | 第27-30页 |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是提升西部县域竞争力的有效发展模式 | 第30-35页 |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31-33页 |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是提升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发展模式 | 第33-35页 |
·西部县域实施基于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41页 |
·生产要素 | 第36-37页 |
·需求条件 | 第37页 |
·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 | 第37-38页 |
·政府与机遇 | 第38-39页 |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第39-40页 |
·当地文化、社会风俗等潜意识 | 第40-41页 |
3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分析 | 第41-51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内涵 | 第41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分类 | 第41-46页 |
·产业结构根植性 | 第41-42页 |
·社会文化根植性 | 第42-43页 |
·地理根植性 | 第43-45页 |
·历史传统根植性 | 第45-46页 |
·政策制度根植性 | 第46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强度与信息量度 | 第47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强度与信息效度 | 第47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强度与本地联系 | 第47-48页 |
·基于地域根植性的园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思路 | 第48-51页 |
·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培育园区产业集群 | 第48页 |
·政府部门应为企业集群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8-49页 |
·制度创新是我国实施企业集群战略的关键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4 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问题研究 | 第51-61页 |
·西部县域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51-54页 |
·西部县域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 第51页 |
·西部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 第51-53页 |
·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第53-54页 |
·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分析 | 第54-55页 |
·区域发展不均衡性 | 第54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不强 | 第54-55页 |
·园区企业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好 | 第55页 |
·发展主体相似,但生成路径各异 | 第55页 |
·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5-61页 |
·产业结构方面 | 第56-57页 |
·体制、管理、政策制度方面 | 第57-58页 |
·社会文化方面 | 第58-59页 |
·地理条件方面 | 第59-60页 |
·传统优势方面 | 第60-61页 |
5 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生成机制与地方政府作用 | 第61-73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一般生成机制 | 第61-62页 |
·园区产业集群生成机制分析 | 第61-62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动因分析 | 第62页 |
·基于政府推进的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生成机制 | 第62-66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培育的理论依据 | 第63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培育中地方政府的措施 | 第63-64页 |
·地方政府在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培育中的角色分析 | 第64-66页 |
·西部县域地方政府对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生成作用分析 | 第66-73页 |
·地方政府作用再认识 | 第66-68页 |
·西部县域地方政府作用特殊性 | 第68-70页 |
·地方政府在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培育中的作用 | 第70-73页 |
6 广西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培育的案例分析 | 第73-84页 |
·基于产业结构根植的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 | 第73-75页 |
·园区发展现状 | 第73-74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特性 | 第74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强化的对策建议 | 第74-75页 |
·基于历史传统根植的北流日用陶瓷出口生产园区 | 第75-77页 |
·园区发展现状 | 第75-76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特性 | 第76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强化的对策建议 | 第76-77页 |
·基于社会文化根植的玉林福棉区服装业产业集群 | 第77-79页 |
·园区发展现状 | 第77-78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特性 | 第78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强化的对策建议 | 第78-79页 |
·基于政策制度根植的荔浦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 | 第79-80页 |
·园区发展现状 | 第79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特性 | 第79-80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强化的对策建议 | 第80页 |
·基于地理根植的兴安县工业集中区 | 第80-82页 |
·园区发展现状 | 第80-81页 |
·园区产业集群根植特性 | 第81-82页 |
·园区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强化的对策建议 | 第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7 结束语 | 第84-87页 |
·全文基本观点 | 第84-86页 |
·工业园区是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 第84页 |
·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84-85页 |
·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不应该忽视其地域根植性 | 第85页 |
·地方政府在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及地域根植性培育中重要作用 | 第85页 |
·地域根植性不同分类有不同的培育方式 | 第85-86页 |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