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与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19-20页 |
第2章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理论 | 第20-35页 |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 第20-26页 |
·工业结构高度化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工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框架 | 第23-26页 |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 第26-29页 |
·工业结构方面 | 第27页 |
·产品结构方面 | 第27-28页 |
·组织结构方面 | 第28-29页 |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 | 第29-35页 |
·工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 | 第29-30页 |
·工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 第30-35页 |
第3章 广西工业结构特征 | 第35-51页 |
·广西工业化阶段 | 第35-38页 |
·霍夫曼比例判断 | 第35-36页 |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判断 | 第36-37页 |
·产业结构判断 | 第37-38页 |
·就业结构判断 | 第38页 |
·广西工业结构现状 | 第38-42页 |
·工业所有制结构 | 第38-39页 |
·工业区域结构 | 第39-40页 |
·工业产业结构 | 第40-41页 |
·工业企业组织结构 | 第41页 |
·工业技术结构 | 第41-42页 |
·工业产品结构 | 第42页 |
·广西工业结构特征 | 第42-44页 |
·工业以传统型和资源型为主 | 第42-43页 |
·公有制工业经济处于明显主导地位 | 第43页 |
·工业区域结构不合理 | 第43-44页 |
·产业技术素质不高 | 第44页 |
·广西工业结构因子分析 | 第44-51页 |
·因子分析模型构建 | 第44-46页 |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 第46-47页 |
·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 | 第47-50页 |
·广西工业行业的因子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第4章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 | 第51-59页 |
·优势条件 | 第51-54页 |
·工业结构层次明显 | 第51-52页 |
·区位优势突出 | 第52-53页 |
·资源优势 | 第53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优势 | 第53-54页 |
·制约因素 | 第54-59页 |
·工业化进程滞后 | 第54-55页 |
·产业集中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 第55-56页 |
·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低 | 第56页 |
·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 第56-57页 |
·工业发展资金短缺 | 第57-59页 |
第5章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及政策措施 | 第59-68页 |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 | 第59-62页 |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工业 | 第59-60页 |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 | 第60页 |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工业 | 第60-61页 |
·大力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 第61页 |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 第61-62页 |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政策措施 | 第62-68页 |
·加大自主创新,构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 | 第62-64页 |
·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64页 |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 | 第64-65页 |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第65-66页 |
·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 第66页 |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 第66-67页 |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