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新批评反讽的中国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2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概念及其实践概述第14-22页
     ·反讽概念的历史流变第14-15页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形成过程第15-17页
     ·新批评反讽与广义反讽之比较第17-19页
       ·与国外广义反讽的比较第17-18页
       ·与中国传统反讽的比较第18-19页
     ·布鲁克斯对新批评反讽理论的实践情况第19-22页
       ·诗歌批评实践第19-20页
       ·小说批评实践第20-22页
3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背景第22-25页
     ·30-40 年代第22-23页
     ·50-70 年代第23-24页
     ·80 年代至今第24-25页
4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理论接受第25-30页
     ·理论的译介和传播概况第25-27页
     ·理论接受情况第27-28页
     ·对新批评反讽概念的质疑之声第28-30页
5 新批评反讽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实践接受第30-38页
     ·关于新批评反讽理论的创作实践第30-34页
       ·“九叶派”诗人的创作实践第30-33页
       ·钱钟书《围城》中的反讽第33-34页
     ·运用新批评反讽进行的批评实践第34-38页
6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中国化第38-48页
     ·新批评“反讽”中国化的表现第38-44页
       ·理论的“中国化”——袁可嘉的诗学理论第38-40页
       ·赵毅衡的解读第40-42页
       ·批评实践中的变异第42-44页
     ·新批评“反讽”中国化的原因第44-45页
     ·新批评“反讽”中国化的反响第45-48页
       ·中国化过程中的积极层面第45-47页
       ·中国化过程中的消极层面第47-48页
7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龚鼎孳词初探
下一篇:论曾几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