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数学勘探论文

基于数据仓库和SOA的地学数据集成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提要第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地学数据集成研究背景第12-15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国外地学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第13页
     ·国内地学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第13-15页
   ·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研究第15-16页
   ·地学空间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第16页
   ·SOA介绍第16-17页
     ·SOA在国外地学应用情况第16-17页
     ·SOA在国内地学应用情况第17页
   ·地学数据集成及应用的难点第17-18页
   ·本文工作内容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地学空间数据集成与应用框架第20-30页
   ·地学系统集成与应用框架第20-24页
     ·基于地学空间数据仓库和SOA的集成与应用框架第20页
     ·地学数据源第20页
     ·地学空间数据转换层第20-21页
     ·地学数据仓库存储层第21-23页
     ·应用服务层第23页
     ·SOA服务层第23页
     ·前端应用层第23-24页
     ·监控及空间管理工具第24页
   ·实施过程及实施金字塔第24-26页
     ·地学空间数据集成总流程第24页
     ·地学数据集成基本过程第24-25页
     ·地学数据集成实施金字塔第25-26页
   ·物理部署结构第26页
   ·地学元数据管理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第30-54页
   ·地学数据来源第30-33页
     ·目前地学数据类型及分布第30页
     ·矢量数据第30-32页
     ·属性数据第32页
     ·非结构化数据第32-33页
   ·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的构建方法第33-35页
     ·地学数据仓库设计过程第33-34页
     ·地学数据仓库的构建模式第34-35页
   ·基于网格的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第35-42页
     ·地学空间数据仓库体系结构第35-37页
     ·数据进入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的处理过程第37-38页
     ·地学原始数据数据仓库第38-39页
     ·地学文档数据管理第39-40页
     ·地学影像数据管理第40-42页
     ·地学数据存储机制第42页
   ·多源异构地学数据的提取与清洗第42-44页
     ·地学数据提取第42-43页
     ·地学数据清洗第43-44页
   ·多源异构地学数据建模及转换第44-49页
     ·地学空间数据模型第44-45页
     ·地学空间数据模型映射第45-48页
     ·地学空间数据的转换第48-49页
   ·多源异构地学数据的装载及刷新第49-53页
     ·地学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装载第49-51页
     ·地学数据ETL工具的模型及初步实现第51-53页
     ·地学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刷新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地学空间数据OLAP第54-66页
   ·OLAP基础知识第54-56页
     ·OLAP概念第54-55页
     ·空间数据立方体第55-56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第56-64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建立的难点第56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的维第56-59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度量第59-60页
     ·地学空间数据模型第60-61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第61-62页
     ·地学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分析操作第62页
     ·星型网查询模型第62-64页
   ·多维地学成果文档立方体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基于SOA的地学应用集成第66-94页
   ·SOA框架及组件第66-69页
     ·SOA总体框架第66-67页
     ·WSM第67-68页
     ·ESB第68页
     ·BPEL第68页
     ·BAM第68页
     ·SCA和SDO第68-69页
   ·地学空间应用集成框架GSSOA第69-73页
     ·基于SOA的地学空间应用集成框架第69-71页
     ·使用Web服务共享数据和应用第71-73页
   ·基于SOA的基本地学服务第73-75页
     ·基础地学数据处理服务第73-74页
     ·基于SOA的属性数据整合第74-75页
   ·基于SOA的不同GIS空间数据服务第75-78页
     ·基于GML和SOA的空间数据集成应用第75-76页
     ·对地学服务生成的XML文件的处理过程第76-78页
   ·基于SOA的同种GIS数据服务第78-83页
     ·基于同构GIS数据的集成应用原理第78页
     ·基于同构GIS数据的访问第78-79页
     ·基于WFS访问地学空间数据第79-82页
     ·Web目录服务CSW第82-83页
   ·基于SOA的栅格空间数据服务第83-84页
   ·基于SOA的综合数据服务第84-86页
     ·空间查询提取其他信息第84-85页
     ·内容查询提取空间信息第85-86页
   ·基于SOA的属性全库搜索第86-87页
   ·基于SOA的地学服务的两种优化模型第87-93页
     ·Web服务查询结果重构及优化模型第87-92页
     ·基于Socket服务器的地学数据共享模型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地学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第94-120页
   ·地学空间分析第94-98页
     ·空间分析第94页
     ·地学空间叠加分析第94-96页
     ·地学空间缓冲区分析第96-98页
   ·聚类分析在德兴铜矿土壤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第98-102页
     ·聚类分析原理第98-99页
     ·系统聚类在德兴铜矿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第99-102页
   ·因子分析的应用第102-111页
     ·因子分析原理第102-103页
     ·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在德兴矿山源区土壤分析中的应用第103-111页
   ·岩性判别系统第111-118页
     ·基于判别规则的蒸发岩岩性判别第111-114页
     ·测井数据及专家知识第114-115页
     ·蒸发岩沉积旋徊模式第115-116页
     ·蒸发岩岩性判别流程及结果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七章 集成应用实例第120-138页
   ·地学数据仓库实例构成第120页
   ·地学数据仓库实例核心数据模型第120-122页
   ·地学应用集成框架实例第122-124页
     ·总体集成框架第122-124页
     ·MVC模式的系统服务结构第124页
   ·应用效果分析第124-137页
     ·浏览器方式访问服务第124-126页
     ·石油矿产资源分析第126-129页
     ·煤炭矿产资源潜力缓冲区分析第129-133页
     ·与全国矿产地数据库集成查询第133页
     ·与可供性分析系统的集成第133-136页
     ·与油气资源系统的集成第136页
     ·与蒸发岩岩性判别系统的集成第136-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0页
   ·主要成果与创新第138-139页
     ·本文成果第138页
     ·本文创新点第138-139页
   ·展望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摘要第151-154页
Abstract第154-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进取心机理研究
下一篇:近地表调查中的面波方法与利用井资料提高分辨率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