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相关应用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贡献 | 第14-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40页 |
·引言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图像处理及底层特征提取 | 第20-24页 |
·基于视频的人体运动跟踪方法分类 | 第24-27页 |
·按照跟踪精度分类 | 第24-25页 |
·按照所采用的摄像头数目分类 | 第25页 |
·按照状态搜索方法进行分类 | 第25-26页 |
·按照是否采用模型进行分类 | 第26-27页 |
·基于模型的人体运动跟踪 | 第27-35页 |
·人体模型及其表示 | 第28-32页 |
·运动模型 | 第32-33页 |
·模型初始化 | 第33-34页 |
·姿态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无模型匹配的人体运动跟踪方法 | 第35-37页 |
·机器学习的方法 | 第35-36页 |
·基于例子的方法 | 第36-37页 |
·相关优化算法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应用粒子滤波及先验概率模型进形式频对象分割行视频对象分割 | 第40-55页 |
·引言 | 第40页 |
·背景减除法 | 第40-43页 |
·静态场景下利用背景减除法进行视频分割 | 第40-41页 |
·动态场景下利用背景减除法进行视频分割 | 第41-43页 |
·应用粒子滤波及先验概率模型进行视频对象分割 | 第43-52页 |
·粒子滤波算法简介 | 第44-47页 |
·算法实现 | 第47-5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相关模型表示 | 第55-67页 |
·人体几何模型 | 第55-58页 |
·人体骨骼模型 | 第55-56页 |
·人体外观模型 | 第56-57页 |
·坐标变换模型 | 第57-58页 |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58-61页 |
·成像模型 | 第58页 |
·确定dz与ds之间的变换方程 | 第58-60页 |
·透视投影模型下的三维坐标估计 | 第60-61页 |
·运动模型 | 第6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4页 |
·实验一 | 第62-64页 |
·实验二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基于逆运动学的三维人体运动跟踪 | 第67-8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算法概述 | 第67-69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69-70页 |
·计算人体骨骼模型中骨骼段相对长度 | 第69-70页 |
·外观模型初始化 | 第70页 |
·层次化关节角度估计 | 第70-75页 |
·根关节J_1位置估计 | 第70-72页 |
·最优关节角度估算 | 第72-7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81页 |
·实际人体运动视频跟踪实验 | 第75-80页 |
·与比例正交投影进行三维坐标重建算法的比较实验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三维虚拟人动画 | 第83-93页 |
·引言 | 第83页 |
·虚拟人几何建模 | 第83-88页 |
·H-anim结构分析 | 第83-84页 |
·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 | 第84-86页 |
·有限状态机驱动算法 | 第86页 |
·VHA(Virtual Human Animation)开发包设计 | 第86-88页 |
·三维虚拟人驱动 | 第88-90页 |
·将欧拉角转换成等效轴角的形式 | 第89页 |
·四元数插值 | 第89-90页 |
·三维虚拟人动画 | 第90-9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3-94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附录A:本文插图索引 | 第108-110页 |
附录B:本文附表索引 | 第110-111页 |
附录C:本文公式索引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