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地震资料解释系统 | 第10-12页 |
·可视化技术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地震资料格式及转换 | 第14-21页 |
·地震数据的来源 | 第14-15页 |
·地震数据格式 | 第15-17页 |
·地震数据转换 | 第17-21页 |
·数据结构 | 第17-19页 |
·数据转换 | 第19-21页 |
3 地震资料的可视化方法 | 第21-32页 |
·可视化技术的含义 | 第21-22页 |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两种可视化算法 | 第23-24页 |
·基于OpenGL 的可视化方法 | 第24-27页 |
·OpenGL 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建立OpenGL 的编程环境 | 第25-27页 |
·地震资料可视化 | 第27-32页 |
·地震剖面显示 | 第27-28页 |
·地震切片显示 | 第28-29页 |
·三维体可视化 | 第29-30页 |
·实验效果图 | 第30-32页 |
4 地震地层解释 | 第32-43页 |
·地震层位拾取 | 第32-34页 |
·手动拾取 | 第32页 |
·半自动拾取 | 第32-33页 |
·自动追踪 | 第33-34页 |
·种子点引导三维地震层面自动追踪 | 第34-36页 |
·追踪原理 | 第34-35页 |
·追踪算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页 |
·常用插值方法介绍 | 第36-43页 |
·多重二次曲面函数法 | 第37-39页 |
·随机分形插值法 | 第39页 |
·克里金插值法 | 第39-43页 |
5 断层解释 | 第43-59页 |
·相干技术 | 第43-51页 |
·C_1 相干算法 | 第44-45页 |
·C_2 相干算法 | 第45-46页 |
·C_3 相干算法 | 第46-48页 |
·相干体参数的选取 | 第48页 |
·实验方法及效果图 | 第48-51页 |
·断层多边形检测 | 第51-52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断层解释 | 第52-59页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52-53页 |
·BP 神经网络 | 第53-55页 |
·利用BP 神经网络识别断层两侧层位 | 第55-59页 |
6 可视化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介绍 | 第59-63页 |
·需求分析 | 第59页 |
·系统详细设计 | 第59-61页 |
·地震数据管理模块 | 第60页 |
·地震数据可视化模块 | 第60-61页 |
·地层解释模块 | 第61页 |
·断层解释模块 | 第61页 |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第61-63页 |
7 结论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