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同结构组合的沥青路面断裂破坏机理 | 第18-30页 |
·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机理 | 第18-19页 |
·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 | 第18页 |
·反射裂缝的扩展模式 | 第18-19页 |
·路面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裂缝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 | 第19页 |
·裂缝尖端的应力场 | 第19-21页 |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 第21-22页 |
·J 积分 | 第22-23页 |
·断裂韧度与断裂准则 | 第23-24页 |
·复合型裂纹的线弹性断裂 | 第24-25页 |
·应用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反射裂缝问题 | 第25-27页 |
·疲劳裂缝扩展速率 | 第25-26页 |
·疲劳裂缝扩展寿命 | 第26-27页 |
·裂缝扩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7-28页 |
·裂缝扩展模拟的有限单元法 | 第27页 |
·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 第27-28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路径数值模拟 | 第30-50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反射裂缝扩展路径模拟 | 第31-43页 |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31-37页 |
·含裂缝体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7-38页 |
·反射裂缝的扩展 | 第38-43页 |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裂缝扩展路径分析 | 第43-46页 |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 第43-44页 |
·反射裂缝初始裂缝扩散角 | 第44页 |
·反射裂缝扩展路径 | 第44-46页 |
·路面疲劳寿命预测 | 第46-48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车辆荷载应力分析 | 第50-66页 |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 | 第50-51页 |
·轮胎-沥青路面交互作用 | 第51-52页 |
·沥青路面车辆荷载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52-55页 |
·计算模型 | 第52-54页 |
·计算参数 | 第54-55页 |
·OLSM 缓解层车辆荷载应力的参数影响分析 | 第55-65页 |
·轴载 | 第55-56页 |
·基础模量 | 第56-57页 |
·贫混凝土基层 | 第57-59页 |
·OLSM 缓解层 | 第59-63页 |
·沥青混凝土面层 | 第63-65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第五章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分析 | 第66-92页 |
·路面温度场计算基本理论 | 第66-68页 |
·沥青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68-69页 |
·计算模型 | 第68-69页 |
·计算参数 | 第69页 |
·路面结构温度场计算 | 第69-70页 |
·OLSM 缓解层温度应力的参数影响分析 | 第70-78页 |
·温度变化幅度 | 第70-71页 |
·基础模量 | 第71-72页 |
·贫混凝土基层 | 第72-74页 |
·OLSM 缓解层 | 第74-77页 |
·沥青混凝土面层 | 第77-78页 |
·轮载与温度共同作用下OLSM 缓解层耦合应力的参数影响分析 | 第78-87页 |
·温度变化幅度 | 第79-80页 |
·基础模量 | 第80-81页 |
·贫混凝土基层 | 第81-82页 |
·OLSM 缓解层 | 第82-85页 |
·沥青混凝土面层 | 第85-87页 |
·设置OLSM 缓解层的沥青路面防裂机合分析 | 第87-90页 |
·轮载与温度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的热-荷载耦合应力对比分析 | 第87-89页 |
·OLSM 缓解层防裂机理 | 第89-90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90-92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2-95页 |
·主要结论 | 第92-94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