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的山西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技术方法 | 第18-2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8-23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土壤植被 | 第19-20页 |
·气候气象 | 第20-21页 |
·水文条件 | 第21-22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景观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第26-36页 |
·景观指数的选择 | 第26-30页 |
·景观指数的分类及相关性 | 第26-27页 |
·景观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0页 |
·景观格局分析 | 第30-36页 |
·景观总体特征 | 第32-33页 |
·景观组分特征 | 第33-34页 |
·植被景观格局特征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景观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 第36-46页 |
·景观类型面积变动总体特征 | 第36-37页 |
·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矩阵及动态分析 | 第37-43页 |
·耕地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林地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草地变化分析 | 第42页 |
·水域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 第43页 |
·未利用地变化分析 | 第43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人为因素 | 第44页 |
·人口增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政策因素的影响 | 第45页 |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