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研究--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创新点和不足第12-14页
2. 伊斯兰教德育资源第14-19页
   ·伊斯兰教在社会公德方面的德育资源第15-17页
   ·伊斯兰教在行为道德方面的德育资源第17-18页
   ·伊斯兰教在家庭美德方面的伦理资源第18-19页
3. 伊斯兰教地区德育的特殊性分析第19-23页
   ·伊斯兰教德育与国民教育德育并存第19-21页
   ·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侧重点不同第21页
   ·伊斯兰文化对德育成效起着重要作用第21-23页
4.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现状及问题第23-30页
   ·现阶段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理念现状及问题第23-25页
     ·德育教育理念上存在认识误区第23-24页
     ·科学与人文的背离是导致重智育轻德育的重要因素第24-25页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第25-26页
     ·对德育课程重视不够,本民族德育课程尚未开设第25页
     ·学校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忽视个体发展需要第25-26页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第26-27页
     ·家庭与学校缺乏协调和沟通,德育合力难以实现第26页
     ·个别家长文化水平低,影响家庭德育实效第26页
     ·大量留守儿童的家庭德育缺失第26-27页
     ·家长以挣钱为目的导致孩子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第27页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社会德育现状及问题第27-28页
     ·社会不良因素严重弱化了学校德育的效果第27-28页
     ·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很少,德育实践活动很难开展第28页
   ·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体制对伊斯兰教文化重视不够第28-30页
5. 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建构的理念研究第30-37页
   ·西方国家的宗教道德教育对我国伊斯兰教地区德育的启发第30-31页
   ·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我国宗教发挥其道德教化的理论指导第31-32页
   ·伊斯兰教中积极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第32-34页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伊斯兰地区德育教育的建构的法律依据第34页
   ·德育教育建构的理念应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第34-36页
   ·加强伊斯兰教职队伍建设是其发挥社会道德教化的基石第36-37页
6.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地方性德育建构方法探究第37-43页
   ·整体建构适应伊斯兰教地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德育目标体系第37-38页
   ·伊斯兰教地区学校德育体系的建构第38-40页
     ·对现行德育教材进行优化,突出伊斯兰文化和地域特色第38-39页
     ·各学科教学过程可以适当引入伊斯兰德育第39页
     ·拓宽德育教育途径,切实提高德育成效第39-40页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地域特色,营造民族和谐的氛围第40页
   ·伊斯兰教地区家庭德育体系的建构第40-41页
     ·指导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第40-41页
     ·创建爱党、爱国、爱教模范家庭,提高家庭德育成效第41页
   ·伊斯兰教地区社会德育体系的建构第41-42页
     ·伊斯兰教地区社会德育环境的优化第41-42页
     ·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第42页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络机制,使得德育回归生活第42-43页
结语和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隐性教育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
下一篇: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