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固结理论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 ·沉降计算方法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泥炭(质)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 第21-36页 |
| ·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第21-24页 |
|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1-23页 |
| ·泥炭、泥炭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3-24页 |
| ·泥炭质土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 | 第24-28页 |
| ·物质成分 | 第24-26页 |
| ·微观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 ·泥炭质土的扁铲侧胀试验研究 | 第28-35页 |
| ·试验原理 | 第28-29页 |
| ·试验设备 | 第29页 |
|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29-30页 |
| ·试验数据整理及应用 | 第30-32页 |
| ·试验成果分析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碎石桩法处理软土地基设计及监测资料分析 | 第36-49页 |
| ·工程概况 | 第36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6-38页 |
| ·方案设计 | 第38-40页 |
| ·碎石桩工程 | 第39页 |
| ·填方工程 | 第39-40页 |
| ·监测方案与内容 | 第40-42页 |
| ·监测方案 | 第40页 |
| ·监测内容 | 第40-42页 |
| ·观测结果及分析 | 第42-47页 |
| ·观测结果 | 第42-46页 |
| ·观测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基于实测资料的固结沉降特性研究 | 第49-79页 |
| ·固结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49-59页 |
| ·瞬时加荷条件下砂井地基固结度的计算 | 第49-51页 |
| ·逐渐加荷条件下地基固结度的计算 | 第51-54页 |
| ·理论计算固结度及分析 | 第54-55页 |
| ·基于实测数据计算固结度 | 第55-58页 |
| ·固结度计算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 ·沉降的计算及预测分析 | 第59-77页 |
| ·地基沉降量的估算 | 第59-60页 |
| ·基于实测数据的沉降预测 | 第60-69页 |
| ·各种预测结果的对比 | 第69-71页 |
| ·沉降经验系数m_s的分析 | 第71-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控制研究 | 第79-85页 |
| ·稳定性控制标准 | 第79-80页 |
| ·加载期间地基稳定控制研究 | 第80-84页 |
| ·沉降速率控制地基稳定 | 第80-82页 |
| ·超静孔隙水压力控制地基稳定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 附录B (各监测孔土层及磁环和孔隙水压力计埋设示意图)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