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常规仪器分析法 | 第14-15页 |
·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第15-17页 |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碳纳米管对生物分子的电催化作用 | 第18-19页 |
·利用碳纳米管固定酶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意义与构思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碳纳米管传感器检测环境水样中的农药百草枯 | 第22-30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3页 |
·纳米传感器的制备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5页 |
·百草枯在 MWNTs-GC 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 | 第23-24页 |
·百草枯的方波伏安特性 | 第24-25页 |
·方波伏安法检测环境中的百草枯 | 第25-29页 |
·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25-27页 |
·干扰实验 | 第27-28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28页 |
·传感器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修饰碳纳米管传感器检测农药2,4-二氯苯酚 | 第30-43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1-32页 |
·2, 4-DCP 传感器的制备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HRP-MWNTs-GC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33-34页 |
·2, 4-DCP 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性质 | 第34-35页 |
·传感器可能的响应机制讨论 | 第35-38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38-42页 |
·测定底液的选择 | 第38-39页 |
·过氧化氢用量的选择 | 第39页 |
·传感器对2, 4-DCP 的安培响应 | 第39-40页 |
·干扰实验 | 第40-41页 |
·安培法检测环境中的2, 4-DCP | 第41-42页 |
·传感器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葡萄糖氧化酶-有序碳纳米管修饰铜电极检测农药阿特拉津 | 第43-52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4-45页 |
·传感器的制备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有序MWNTs-Cu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45-46页 |
·有序MWNTs 的表面形貌 | 第46-47页 |
·GOD-有序MWNTs-Cu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47页 |
·GOD-有序MWNTs-Cu 电极的方波伏安特性(SWV) | 第47-48页 |
·方波伏安法检测环境中的阿特拉津 | 第48-51页 |
·测定底液及pH 的选择 | 第48-49页 |
·抑制时间的选择 | 第49页 |
·传感器对阿特拉津的响应 | 第49-50页 |
·干扰实验 | 第50页 |
·方波伏安法检测环境中的阿特拉津 | 第50-51页 |
·抑制可逆性与酶电极活性的恢复 | 第51页 |
·传感器的稳定性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其用于H202的测定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54页 |
·酶-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酶-MWNTs-表面活性剂-GC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55-56页 |
·GOD-MWNTs-CTAB-GC 电极扫速与峰电流的关系 | 第56-57页 |
·pH 的选择 | 第57-58页 |
·MWNTs 用量的选择 | 第58页 |
·浸泡时间的选择 | 第58-59页 |
·计时安培法检测H_2O_2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