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导论 | 第7-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2 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2-21页 |
·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 第12页 |
·农轻重分类法 | 第12-13页 |
·三次产业分类法 | 第13-14页 |
·四次产业划分法 | 第14页 |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均衡思想 | 第14-16页 |
·产业结构变动理论 | 第16-17页 |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经济增长模型论 | 第17-19页 |
·经济增长结构论 | 第19页 |
·经济增长阶段论 | 第19-20页 |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3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及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第21-26页 |
·1978—2007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第21-22页 |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22页 |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第22-26页 |
·我国产业部门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我国产业部门贡献率分析 | 第23-24页 |
·三次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模型 | 第24页 |
·研究结果解析 | 第24-26页 |
4 我国产业结构制约经济增长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现阶段产业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 | 第26-27页 |
·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某种程度上扭曲就业结构,增大了国家的就业压力 | 第27-28页 |
·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 第28页 |
·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 第28-29页 |
·从规模投资推动到技术创新推进阶段,产业高级化面临人才资源的制约 | 第29-30页 |
5 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30-36页 |
·完善市场机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30-31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新能源 | 第31-32页 |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调整产业结构 | 第32-33页 |
·依靠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 第33页 |
·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33-34页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域壁垒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详细摘要 | 第44-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