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寺平古村景观文化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4页
 1 研究的背景第7页
 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第7-11页
   ·景观第7-8页
   ·文化第8-9页
   ·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第9-11页
   ·营造第11页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2-13页
 5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文化建设第14-18页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文化建设的机遇第14页
 2 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文化建设的困境第14-16页
   ·“求新求洋”风气下的千篇一律第14-15页
   ·乡土文化景观的快速消逝第15页
   ·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第15页
   ·规划设计迷失了方向第15-16页
 3 古村落研究景观文化营造的必要性第16-18页
   ·古村落景观文化研究的价值第16页
   ·古村落景观文化营造理论的体系整理第16页
   ·创造出新的古村落景观文化营造模式第16-18页
第二章 寺平古村的山水人文历史背景第18-24页
 1 认识寺平的地域背景:金西第18-21页
   ·金西自然山水景观第18-19页
   ·金西的人文历史景观第19-21页
 2 寺平古村的山水人文历史盘存第21-24页
   ·地理位置与基本布局第21-22页
   ·世所罕见的寺平砖雕第22-24页
第三章 寺平古村的景观文化提炼第24-33页
 1 寺平是婺州桃源文化的缩影第24页
 2 寺平古村文化景观的概括与提炼.第24-33页
   ·村落的文化主题——拜月七星村问艺砖雕群第24-25页
   ·村落的规划特征——神秘的七星伴月第25-26页
   ·村落建筑规划格局——七星厅堂第26-28页
   ·村落的大宅“五间花轩”第28页
   ·村落的其他文化景观资源第28-33页
第四章 寺平古村从文化景观向景观文化的转换第33-38页
 1 鲜明的视觉形象转化成独有的环境标识第33页
 2 把自然观运用到新的规划布局中第33-34页
 3 用符号学原理来演化景观文化符号第34-35页
 4 空间的再生:再现美好的生活场所第35-37页
   ·村落传统自然文化景观空间的再生第35-36页
   ·村落用地方文化因素布局的景观空间第36-37页
 5 大众行为心理与景观文化的互建模式第37-38页
结语:寺平古村景观文化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意义第38-40页
 1 理论意义:文化为魂的景观文化设计主脉第38页
 2 实践意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村落景观文化营造的新途径第38-40页
注释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意产业与工业建筑遗产开发研究
下一篇:苏州市公共环境卫生市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