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环球数码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缩影 | 第8-16页 |
第一节 以环球数码的历程作为中国三维动画发展缩影的原因 | 第8-15页 |
(一) 以环球数码的历程作为中国三维动画发展缩影的原因 | 第8-9页 |
(二) 环球数码简要发展历程及其主要作品 | 第9-15页 |
第二节 环球数码作品与国内外同类型作品的比较 | 第15-16页 |
(一) 环球数码作品与国内同类型作品的比较 | 第15页 |
(二) 环球数码作品与国外同类型作品的比较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的主要特点 | 第16-21页 |
第一节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内容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一) 国产三维动画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 第16页 |
(二) 国产三维动画教育性和娱乐性、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形式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一) 中国三维动画对国际化元素直接运用 | 第17页 |
(二) 中国三维动画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和改造 | 第17-18页 |
(三) 中国三维动画表现手法较单一 | 第18页 |
第三节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一) 国产三维动画中高技术与低成本的平衡 | 第18-19页 |
(二) 技术平台有待与国际接轨 | 第19页 |
第四节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商业运作的特点 | 第19-21页 |
(一)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三维动画制作机构的组成 | 第19页 |
(二)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市场运作的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以环球数码为例的中国三维动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一节 内容与技术结合不合适的现象 | 第21页 |
(一) 定位不清是早期中国三维动画的缺陷 | 第21页 |
(二) 缺少娱乐性 | 第21页 |
(三) 越来越多的中国三维动画人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 | 第21页 |
第二节 中国三维动画中存在偏重技术运用的现象 | 第21-22页 |
(一) 中国三维动画不缺技术缺原创 | 第21页 |
(二) 简单模仿,不重视视听语言的研发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中国三维动画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缺陷 | 第22-23页 |
(一) 重视技术培训,忽视原创培养 | 第22页 |
(二) 重视技术培训,忽视艺术培养 | 第22页 |
(三) 教育观念偏颇,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22页 |
(四) 培训系统缺师资,理论与实践脱节 | 第22-23页 |
第四节 中国三维动画的市场运作效率低 | 第23-24页 |
(一) 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三维动画发展的必然 | 第23页 |
(二) 三维动画业的收益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未来中国三维动画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中国三维动画应重视动画最本质的东西 | 第24页 |
(一) 中国三维动画应重视动画的故事创作 | 第24页 |
(二) 中国三维动画应重视动画的视听语言 | 第24页 |
(三) 中国三维动画应重视动画的幻想性 | 第24页 |
第二节 中国未来三维动画的内容风格样式应丰富多彩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中国未来三维动画应将国际化元素与中国元素结合 | 第25页 |
(一) 中国应该走自己的民族化发展之路 | 第25页 |
(二) 走自己的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 第25页 |
(三) 将国际化元素与中国元素结合走民族化的道路 | 第25页 |
第四节 促进中国未来三维动画市场运作正规化 | 第25-27页 |
(一) 要注重市场培育,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完善三维动画产业链 | 第25页 |
(二) 要培育一批大项目,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 第25-26页 |
(三) 要促进三维动画的可持续发展 | 第26-27页 |
第五节 中国未来三维动画的人才培养与院企结合 | 第27-28页 |
(一)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 第27页 |
(二) 高校应介入当地经济发展,适应当地发展战略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