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非法行医罪的概述 | 第11-16页 |
一、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立法沿革 | 第11-13页 |
二、国外和境外非法行医犯罪的立法概况 | 第13-16页 |
(一) 国外和境外非法行医犯罪的法律渊源 | 第13-15页 |
(二) 国外和境外追究非法行医犯罪刑事责任的方式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非法行医罪的客体 | 第16-19页 |
一、学界的不同观点 | 第16-17页 |
二、争议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非法行医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30页 |
一、非法行医 | 第19-22页 |
(一) 非法行医之"医"的认定 | 第19-21页 |
(二) 非法行医之"行医"的认定 | 第21-22页 |
二、情节严重 | 第22-24页 |
(一) "情节"的涵义 | 第22-23页 |
(二) "情节严重"的认定 | 第23-24页 |
三、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和造成就诊人死亡 | 第24-30页 |
(一)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 | 第24-26页 |
(二) 对"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理解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第30-40页 |
一、"医生执业资格"的涵义辨析 | 第30-34页 |
二、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的相关问题 | 第34-40页 |
(一) 取得医生执业证书的人,超出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 | 第34-35页 |
(二) 已在医疗机构注册的医生,擅自个体行医,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第35-36页 |
(三) 实习医生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第36页 |
(四) 单位是否应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第36-38页 |
(五) 无医生执业资格,但是医术高超的人,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 | 第40-47页 |
一、非法行医罪基本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 | 第40-43页 |
(一) 学界的代表性观点 | 第40-41页 |
(二) 笔者的观点 | 第41-43页 |
二、行为人对非法行医罪加重结果的心理态度 | 第43-45页 |
三、非法行医罪的犯罪目的 | 第45-47页 |
第六章 非法行医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 第47-51页 |
一、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 第47-48页 |
二、非法行医罪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区别 | 第48页 |
三、非法行医罪与故意杀人(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的区别 | 第48-49页 |
四、非法行医罪与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