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新世纪启动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9页 |
·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 | 第9页 |
·实现创新教育的需要 | 第9-10页 |
2 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关于"探究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探究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理论层面研究 | 第11-12页 |
·实践层面研究 | 第12页 |
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12页 |
·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 第12-13页 |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第13页 |
·为同项群项目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 第13页 |
·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作用 | 第13页 |
·有利于武术运动的推广,武术文化的传承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探究式教学概述 | 第14-22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探究的含义 | 第14页 |
·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 第14页 |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 | 第14-15页 |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15页 |
·探究式教学的类型 | 第15-17页 |
·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 | 第15-16页 |
·归纳探究与演绎探究 | 第16-17页 |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 第17-18页 |
·重视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 | 第17页 |
·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 第17页 |
·重视学以致用 | 第17页 |
·重视全体参与 | 第17-18页 |
·重视以学生为中心 | 第18页 |
·重视有意义的探究学习 | 第18页 |
·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 第18-20页 |
·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 | 第18-19页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19页 |
·具备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 第19页 |
·融洽的学习氛围 | 第19页 |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 | 第19页 |
·优化探究的可能性 | 第19-20页 |
·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 | 第20页 |
·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 第20-22页 |
·探究式教学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第20页 |
·探究式教学可促进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 第20-21页 |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22-28页 |
·探究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第22-25页 |
·认知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探究式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第25-28页 |
·终身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8-41页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41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8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28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8-29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9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9页 |
·对比实验法 | 第29-41页 |
·实验对象 | 第29页 |
·实验时间 | 第29页 |
·实验内容 | 第29-30页 |
·实验控制 | 第30页 |
·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武术专选课探究式教学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武术专选课探究式教学范例 | 第32-38页 |
·实验结果的处理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实验后两班学生理论成绩结果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实验后两班学生技术成绩结果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实验后两班"说课综合能力"成绩结果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实验后两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附件一 专家问卷 | 第52-54页 |
附件二 学生武术学习基础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附件三 学生学习、认知、态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