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分心和认知重评对中学生负性情绪调节作用的比较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19页
 1 情绪相关概念第8页
 2 情绪调节相关概念第8-13页
   ·情绪调节概念第8-9页
   ·情绪调节类型第9-10页
   ·情绪调节过程模型第10-11页
   ·情绪调节策略第11-12页
   ·情绪调节神经机制第12-13页
 3 情绪测量第13-15页
   ·主观体验第13页
   ·面部表情第13-14页
   ·生理指标第14-15页
 4 情绪诱发第15-18页
   ·视觉刺激材料第15-16页
   ·听觉刺激材料第16页
   ·嗅觉刺激材料第16-17页
   ·多媒体材料第17页
   ·实验性场景第17-18页
 5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特征第18-19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19-24页
 1 问题提出第19-21页
 2 研究假设第21-22页
 3 研究目的第22页
 4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理论意义第22页
   ·实践意义第22-24页
第三部分 实验设计第24-45页
 1 研究目的第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8页
   ·被试第24页
   ·实验设计第24-25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5-26页
   ·实验程序第26-27页
   ·实验数据采集第27-28页
   ·生理反应数据处理第28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主观报告结果分析第28-32页
   ·生理指标变化结果第32-41页
 4 讨论第41-45页
   ·分心和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效果第41-42页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第42页
   ·本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42-45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希望及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教师期望、父母期望和自我期望的一致性与中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