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中国传统立嗣制度向现代收养制度的变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2.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第10-12页
 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收养的概念及源流第14-22页
   ·收养概念辨析第14-17页
     ·传统语境下的“立嗣”、“收养”第14-15页
     ·近现代语境下的“收养”第15-17页
   ·收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第17-22页
     ·传统立嗣制度之形成、发展第17-19页
     ·近现代收养制度之确立第19-22页
第二章 传统立嗣制度向近现代收养制度的嬗变第22-33页
   ·文化背景的转变第22-27页
     ·传统立嗣文化元素第22-25页
     ·近现代收养的文化构成第25-27页
   ·收养功能的变迁第27-28页
     ·传统立嗣制度的主要功能第27页
     ·近现代收养制度的主要功能第27-28页
   ·收养主体角色重心转移第28-30页
     ·传统立嗣的角色重心第28-29页
     ·近现代收养的角色重心第29-30页
   ·国家监督主义加强第30-31页
     ·传统立嗣中国家法对其干预颇少第30-31页
     ·近现代收养强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第31页
   ·国家法与民间习俗关系变化第31-33页
     ·传统立嗣中二者相辅相成第31-32页
     ·近现代收养中二者冲突明显第32-33页
第三章 近现代收养对传统立嗣的延续第33-36页
   ·尚有“立嗣”存活民间第33-35页
     ·传统习惯积重难返第33-34页
     ·制定法未作全面考量第34-35页
   ·制定法对传统立嗣的接纳第35-36页
第四章 收养制度的反思与启示第36-45页
   ·视传统立嗣制度为动态资源第36-39页
     ·建立不完全收养制度第36-38页
     ·适当放宽收养条件第38-39页
   ·审视收养制度的演进方式第39-41页
     ·法律移植对于收养制度的进步意义第39-40页
     ·法律继承对收养制度不可或缺第40-41页
   ·注意疏导民间立嗣习惯第41-45页
     ·收养法统一的必要性第42页
     ·民间立嗣存在的必然性第42-43页
     ·收养法与民间立嗣冲突的调和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权行使限制的合理性研究
下一篇: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制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