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模型的颅面复原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内容及结构组织 | 第13-16页 |
第2章 颅面复原的基础及预处理工作 | 第16-25页 |
·颅面复原的解剖学基础 | 第16-18页 |
·头部骨骼结构 | 第16-17页 |
·头部肌肉结构 | 第17-18页 |
·复原数据的采集 | 第18-20页 |
·三维数字模型的获取 | 第18页 |
·软组织数据的获取 | 第18-20页 |
·三维颅骨模型孔洞修补 | 第20-23页 |
·三维颅骨表面模型孔洞修补算法总体流程 | 第20-22页 |
·三维颅骨表面模型孔洞修补算法 | 第22-23页 |
·控制点的标定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RBF变形的颅面复原方法 | 第25-37页 |
·径向基函数网络结构 | 第25-26页 |
·基于整体的RBF变形的颅面复原 | 第26-29页 |
·RBF变形方法概述 | 第26-27页 |
·基于整体的RBF变形的颅面复原 | 第27-28页 |
·算法小结 | 第28-29页 |
·基于局部的RBF变形的颅面复原 | 第29-36页 |
·RBF分区变形 | 第30-31页 |
·分区 | 第30-31页 |
·合成 | 第31页 |
·基于局部的RBF变形的颅面复原方法 | 第31-36页 |
·模型分区 | 第32-34页 |
·合成 | 第34-36页 |
·算法小结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MLS变形的颅面复原方法 | 第37-44页 |
·MLS变形方法概述 | 第37-40页 |
·基于MLS变形的颅面复原方法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44-55页 |
·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分析比较 | 第47-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