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15页 |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7-18页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 第20-23页 |
第3章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23-31页 |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验 | 第23-25页 |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第23-24页 |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第24-25页 |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验 | 第25-28页 |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第25-27页 |
·孟加拉的小额信贷制度 | 第27-28页 |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发 | 第28-31页 |
·农村金融组织的建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28页 |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必须目标明确且坚定 | 第28-29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必须遵循顶层设计原则 | 第29页 |
·农村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29页 |
·发达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9-31页 |
第4章 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44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 | 第31-32页 |
·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及其现状 | 第32-38页 |
·沧州市金融体系概况 | 第33-35页 |
·沧州市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 第38-44页 |
·正规金融供给与农村需求不匹配 | 第38-39页 |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 | 第39-41页 |
·农村金融组织正规与非正规结构明显 | 第41页 |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 | 第41-42页 |
·非正规金融管理较乱且信贷风险大 | 第42-43页 |
·金融机构之间竞争不充分 | 第43-44页 |
第5章 完善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44-52页 |
·加快改善和优化沧州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44-46页 |
·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第44-45页 |
·规范和引导沧州市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第45-46页 |
·加强沧州市农村信用法制建设 | 第46页 |
·建立健全完善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财政支撑机制 | 第46-47页 |
·积极探索农村金融风险的财政分担机制 | 第46页 |
·建立财政对农业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 | 第46-47页 |
·加强财政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 第47页 |
·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和监督 | 第47-48页 |
·通过法制建设和完善政策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 | 第47-48页 |
·吸收国外资金和经验来发展和规范民间金融 | 第48页 |
·积极发展农村社区金融以服务农村经济 | 第48页 |
·培育沧州市农村金融体系的竞争机制 | 第48-52页 |
·不断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 第49页 |
·努力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 第49-50页 |
·改善农村金融有序竞争的法治环境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