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专用校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现状 | 第14-18页 |
·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 | 第14-15页 |
·学龄前儿童入园率 | 第14页 |
·民办幼儿教育发展 | 第14-15页 |
·学龄前儿童校车的市场潜力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学龄前儿童上下学面临的安全问题 | 第18-24页 |
·学龄前儿童校车的安全形势 | 第18-23页 |
·儿童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校车的发展 | 第24-37页 |
·美国校车 | 第24-34页 |
·美国校车的历史 | 第24-27页 |
·美国校车的现状 | 第27-28页 |
·美国校车的分类 | 第28-31页 |
·美国校车的资金来源 | 第31页 |
·美国校车的管理机构 | 第31-32页 |
·美国校车的相关标准 | 第32-33页 |
·美国校车产业 | 第33-34页 |
·加拿大校车 | 第34页 |
·欧洲校车 | 第34页 |
·中国校车 | 第34-37页 |
·中国校车的定义 | 第34页 |
·中国校车的现状 | 第34-36页 |
·校车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学龄前儿童专用校车的整车要求 | 第37-40页 |
·车身型式 | 第37页 |
·车窗型式 | 第37-38页 |
·车门型式 | 第38页 |
·座椅布置 | 第38页 |
·照管人员 | 第38-39页 |
·安全带 | 第39页 |
·车内报警装置 | 第39页 |
·上部结构强度 | 第39页 |
·防火 | 第39页 |
·限速 | 第39-40页 |
第六章 校车座椅 | 第40-57页 |
·座椅设计的生物力学原理 | 第40-43页 |
·人体坐姿的生理形态 | 第40-42页 |
·人体坐姿的体压分布 | 第42-43页 |
·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座椅相关尺寸的确定原则 | 第44-45页 |
·儿童座椅的特殊性 | 第45页 |
·儿童座椅尺寸参数 | 第45-57页 |
·座椅靠背高 | 第46-49页 |
·座椅高 | 第49-51页 |
·座椅深 | 第51-53页 |
·座垫宽 | 第53-55页 |
·靠背与座垫夹角 | 第55页 |
·座垫角 | 第55-57页 |
第七章 乘客门踏步扶手 | 第57-61页 |
·乘客门踏步 | 第57-60页 |
·乘客门扶手 | 第60-61页 |
第八章 校车出口 | 第61-74页 |
·出口数量 | 第61-66页 |
·欧美标准对客车出口数量的规定 | 第61-63页 |
·我国国家标准对客车出口数量的规定 | 第63-65页 |
·学龄前儿童专用校车的出口数量 | 第65-66页 |
·乘客门数量 | 第66页 |
·撤离舱口数量 | 第66-68页 |
·欧美标准对客车撤离舱口数量的规定 | 第66-67页 |
·我国标准对撤离舱口数量的规定 | 第67-68页 |
·学龄前儿童专用校车撤离舱口的数量 | 第68页 |
·出口最小尺寸 | 第68-74页 |
·乘客门最小尺寸 | 第68-70页 |
·其它出口最小尺寸 | 第70-74页 |
第九章 驾驶员视野 | 第74-85页 |
·驾驶员视觉特性 | 第74-76页 |
·视野设计的一般要求 | 第76页 |
·校车危险区域 | 第76-77页 |
·国内外标准对驾驶员视野的规定 | 第77-82页 |
·GB 15084-2006对驾驶员视野的规定 | 第77-80页 |
·FMVSS 111《后视镜》对驾驶员视野的规定 | 第80-82页 |
·校车驾驶员视野 | 第82-85页 |
第十章 横向控制臂 | 第85-88页 |
·横向控制臂 | 第85-86页 |
·安装高度 | 第86-87页 |
·性能要求 | 第87-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