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英文缩略语及英文对照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16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特征 | 第12页 |
| ·植物CMS 的产生 | 第12-13页 |
| ·植物CMS 相关基因的特征 | 第13页 |
| ·植物CMS 相关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 | 第13-15页 |
| ·水稻CMS 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鉴定与CMS 相关线粒体DNA(mtDNA)的方法 | 第16-17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HL-CMS 不育候选基因ORF216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20-39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0-23页 |
| ·植物材料 | 第20-21页 |
| ·载体和菌株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及植物组织培养用培养基 | 第21-22页 |
| ·PCR 引物 | 第22-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23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24页 |
| ·目的片段与质粒DNA 的连接与电激转化 | 第24-25页 |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第25页 |
| ·农杆菌介导水稻的遗传转化 | 第25-2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6-27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27-30页 |
| ·水稻花粉育性鉴定 | 第3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 ·HL-CMS 不育相关候选基因orf216 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2页 |
| ·植物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2-33页 |
| ·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33-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HL-CMS 候选基因在不育系和PXH216 转基因植株中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9-50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9-40页 |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 ·PCR 引物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 ·提取RNA 用品的除RNA 酶处理 | 第40页 |
| ·Trizol 法植物总R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40页 |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40页 |
| ·cDNA 的PCR 扩增 | 第40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0-42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 ·候选基因orf216 和orfH79 的表达分析 | 第42-45页 |
| ·pXH216 转基因植株中orf216 的表达分析 | 第45-49页 |
| ·讨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一 相关溶液及试剂配制方法 | 第57-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
| 参与的科研课题及学术活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