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导论 | 第15-22页 |
一、研究对象及背景 | 第15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7-20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 | 第22-38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2-34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要背景和科学内涵 | 第23-30页 |
(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 第30-34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 | 第34-38页 |
(一) 从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看其重要意义 | 第35-36页 |
(二) 从社会环境影响看其重要意义 | 第36页 |
(三) 从提高大学生素质看其重要意义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8-53页 |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分析 | 第38-45页 |
(一)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 第39-41页 |
(二)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41-45页 |
二、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 第45-47页 |
(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新挑战 | 第45-46页 |
(二) 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带来新挑战 | 第46页 |
(三)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带来新挑战 | 第46-47页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不适应问题 | 第47-53页 |
(一)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第47-48页 |
(二)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陈旧 | 第48-49页 |
(三) 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 | 第49-51页 |
(四) 制度机制建设和保障工作不到位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 第53-65页 |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性 | 第53-55页 |
(一)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 第53-54页 |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 第54-55页 |
(三)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 第55页 |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55-58页 |
(一) 围绕高校育人的目标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第56页 |
(二)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 第56-57页 |
(三) 抓好几个重点环节形成整体带动 | 第57-58页 |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 第58-59页 |
(一) 抓住大学生的两个重要阶段开展工作 | 第58页 |
(二)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第58-59页 |
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俗化工作 | 第59-60页 |
(一) 把党的“大道理”转化成群众易于接受的“小道理” | 第59-60页 |
(二) 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化工作 | 第60页 |
五、重视运用网络等现代新技术新手段 | 第60-62页 |
(一) 通过网上教育实现师生交流互动 | 第61页 |
(二)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 | 第61-62页 |
(三)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 | 第62页 |
六、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第62-65页 |
(一) 着力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机制 | 第63页 |
(二) 着力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 | 第63页 |
(三) 着力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评估机制 | 第63-64页 |
(四) 着力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