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0 引言 | 第11-16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页 |
|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 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的概述 | 第16-23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 | 第16页 |
| ·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 | 第16-18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模式分析 | 第16页 |
| ·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和运营 | 第16-18页 |
| ·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9-20页 |
| ·道德风险与挤出效应 | 第20-21页 |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23-28页 |
| ·地方融资平台内部控制的问题 | 第23-25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 第23页 |
| ·融资平台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 第23-24页 |
| ·筹措资金没有按规定使用 | 第24-25页 |
| ·平台过度负债,财务风险大 | 第25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25-28页 |
| ·增加了国民经济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第25-26页 |
| ·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受影响 | 第26-27页 |
| ·可能会弱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 第27-28页 |
|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9页 |
| ·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 第28-33页 |
| ·融资平台的信用缺失 | 第28-29页 |
| ·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29-30页 |
| ·缺乏明确的奖惩和职务分离机制 | 第30-31页 |
| ·内部审计监督缺陷 | 第31-32页 |
| ·平台的企业文化不健康 | 第32-33页 |
| ·缺少恰当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33-35页 |
| ·融资平台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流程 | 第33-34页 |
| ·风险评估不足 | 第34-35页 |
| ·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得力 | 第35-37页 |
| ·政绩冲动下的内部控制的乏力 | 第35-36页 |
| ·内部控制对最高管理者的约束流于形式 | 第36-37页 |
|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缺失 | 第37-39页 |
| ·会计控制存在缺陷,信息透明度不高 | 第37-38页 |
| ·内部外部监督的强度不高 | 第38-39页 |
|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控制的改善对策 | 第39-50页 |
| ·优化融资平台的内部控制环境 | 第39-43页 |
| ·优化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 ·建立健全相关的人员奖惩机制 | 第40-41页 |
| ·健全融资平台的内部审计制度 | 第41-42页 |
| ·完善平台制度环境 | 第42-43页 |
| ·优化平台的企业文化 | 第43页 |
| ·强化风险管理在内控中作用 | 第43-45页 |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3-44页 |
|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 | 第44-45页 |
| ·采取措施提高内控质量 | 第45-48页 |
|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5-47页 |
| ·完善预算控制 | 第47-48页 |
| ·完善科学的内部外部监督 | 第48-50页 |
| ·提高平台信息透明度 | 第48页 |
| ·加强对平台的外部监督 | 第48-50页 |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